中国的四姑娘山-四姑娘山游记
出发地点:未关联 四川 成都 高山国家森林公园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四川 成都 高山国家森林公园 世界乐园 四姑娘山 长坪沟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中国的四姑娘山-四姑娘山游记

7月17日 - 长坪沟


又是一个大早,又是一个睡眼惺忪的早晨。万里有云!天气不赖。长坪沟喇嘛寺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和马夫。真正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可以看得出,这里的马比游客多不少。在这里马夫和游客被严格的管理着。买了马票后,按编号找马,没有讨价还价,更不用担心马夫宰客,一切可以说井井有条。这么好的管理实在让人意外。150块到两河口,地图上看来,已经是比较深的地方了。木骡子这个地方,当时我们还觉得有点深不可测,关于木骡子,后话再说。这一行五人,各自上马后,上路了。马上坐定后,回头一看,不禁互相看着笑了起来。原来有一位身材伟岸之士骑了匹身材娇小,少显瘦弱的似马似驴之物。本人胯下那匹也不算高的“川马”顿时显得高大神武了不少。走着说笑着,大部队慢慢的走入了绿树茂密的山间小路中。。。。。。

开始的路尚可,还算平坦,马匹走的不紧不慢,我们在马上也悠哉悠哉。一转头便是一幅画,一望眼就是一个风景。DC,DV齐招呼,拍的不亦乐乎。到了二道坪给马买点蚕豆喂马也是一个乐趣。骑马的一个个忙着和坐骑培养感情,马夫们慵懒的倚在路边的树上看着一个个衣着光鲜,少见多怪的大呼小叫。正对雪山拍的兴起,一个马夫冷冷的说,这里的景色很一般。激动个什么劲呀!很快就催促着上路了。

本人的马夫是个正宗的“嘉绒藏族”小伙子,名叫扎西,18岁,高二学生,暑假出来,算是社会实践也好,勤工俭学也罢,这个暑假2-3000的进帐是有了.想想俺18岁那会穷的钻录像厅都没钱,扎西可是地道的“富翁”了,差点流出几点老泪来,眼红至此,再不多说。(关于嘉绒藏族的渊源,下面会有专题)

因为是雨季,这条顺着山间溪流而行的小路非常泥泞。虽然当日天气不错,最深处的泥也足能过膝盖。这些马夫们在如此难行的路上如履平地一般,最重要的是人家大气都不喘,更有甚者,还高歌一曲,隐约间听到有布达拉和雅鲁藏布江的词句。此情此景倒也配合。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上,我们是断然做不到这点的。越深入,真的景色越美,离四姑娘山也越近了。可惜本人骑术不精,在马上不怎么敢轻举妄动,纵然风景千万般的精彩,也要下马方能拍摄。这样一来二去的,马夫烦,自己也不好意思下马了。枯树滩,红石阵就这样走过去了。路上偶遇一牦牛小屋,内有新鲜牦牛奶出售,下得马来,歇息一下也是不错,内有“康师傅”8块一桶,一看吃的人竟然不少,看来“冤大头”和饿了得人们真是不少。马夫扎西小声说,我要是饿了,5,6桶也挡不住。不过,那两块一小杯的牦牛奶值得品尝一下。毕竟来一次不容易,况且价格还算公道,来一次纯天然的体会也还好。屋内有好事者的不少信笔涂鸦,屋内主人倒也不很介意。抒发情怀者有之,对追求者大呼关爱者有之,留QQ号寻觅同好者有之。。。。。。看来QQ这个东西已经无处不在了。腾讯上市也就大大的应该了。

小屋外的雪山,小溪,草甸自然是吸引的诸位又是一顿猛拍。悠然中上马去,鄙人便。。。。。。惭愧的被马耍了一道,它轻轻的挪动了一下以后,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马夫牵马过来,我忽然脑海里浮现出关羽,赵云,秦琼,杨家将,佘赛花,指环王里的精灵。。。。。。反正都是骑马帅的。俺便也来了个“旱地拔葱”,一个起,一个落。。。。。。我就四脚朝天的掉在泥地里了,不说掉在地上的感觉,在空中的一霎那,忽然找不到马了,正寻思马的方位,忽然觉得整个世界掉了个个儿,整个世界就革命性的被颠覆了。仰面看到了蓝天,白云,雪山,只是比平时显得更加高大;和大地,绿草也亲近了许多,其实感觉不是那么差劲。再说掉在泥里的感觉,不疼,一点也不疼,就是在各位观众面前有点臊的慌,尤其是竟然有好事者拿DV拍我虎落平阳,想我平日英明神武,嘴大吃四方,竟然在此时此地威风扫地.......真正是“海拔四千米,掉在泥地里”。“马挪动的一小步,我就可以狠狠的摔上一大跤”。起来后再次上马便小心了许多,典型的地主老财上马式,马夫牵好马,找个小山坡,借着地势,扭腰上马,手还要抱着马夫的脖子,帅不帅已经顾不上了,只要别再摔了,如果再摔那就真是“衰”了。自此后,本人上马,下马基本参照这个姿势了,只是有点苦了“扎西”的脖子了。

继续前进了,路越发的难走,除了手紧紧的抓着马鞍,缰绳,一路行来还要四顾着平日难得一见的美景,天空蔚蓝,不是在城市里能够看到的那种蓝,纯净透明,空中不多的几朵云彩,洁白如羽,飘浮在巍峨的雪山旁,壮丽中便添加了几分秀美。除了马蹄声,鸟鸣声,耳边不时传来的流水声越发的显得丛林的清幽。正陶醉,扎西便说:“你们运气真是格外的好,这里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场雨了。”马在不时过膝的泥里艰难行走,泥总被甩起来。一行人等的身上,鞋上,甚至脸上也难免遭殃,虽然一路脚不沾地,但鞋也很快就污秽不堪了。因为众马匹实在是无所顾忌的大小便,泥里浓浓的马粪味也就让诸位旅人自行消受了。其实这正是旅行的一部分,我更愿意视其为一种“财富”。“卫生球”型旅游还是留给腐败分子们去吧。


说是路,其实也就是牧民和马顺着一条山间小河踩出来的一条小路,正逢雨季,泥泞不堪不说,坡上坡下,有些路段还非常陡峭,马居然也能驮人行走自如,不过还是很让人紧张。有些累了,两个膝盖,一个屁股都开始酸疼了。前后左右一起出发的大队人马也忽然少了。看来很多人都回头了。毕竟三个小时过去了。前方忽然停了下来,两河口到了。我们150块钱马票的终点。下了马,就此返回实在心有不甘,但前路难行,又让人颇多几分犹豫。几个马夫倒是鼓励大家继续走,继续走对他们来说可以额外的得到一笔收入。打听完,再看看地图,木骡子似乎已经没有多远了。只是山路更加崎岖,陡峭。终于在一番简单的讨价还价后,开始向木骡子进发了。

看文章有“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看山同样是“山似看文不喜平”,轻易得到的风景总欠缺点什么。就好比坐缆车的人和走路的人站在山顶上会有“同景不同心”的感受一样。过了两河口的山路,除了考验我们,对马匹也是考验。几匹同行的马,有的已经开始打起了响鼻,这是马匹疲劳的一个征兆。坐在马上大家对木骡子的盼望更加急切起来。又是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程,又是一个拐弯后,前面的人开始惊呼:“看呀!木骡子!看呀!雪山!”眼前的景象已经不是宣传画上的了,它真真切切的就在我们眼前。似乎那厚厚的冰川便触手可及了。 阳光下,翠绿的草场,安静吃草的牦牛,矮矮的冒着炊烟的高原小屋,缓缓流淌的高山溪流,还有那让人魂牵梦萦的四姑娘山都离我们如此之近,让我们看的如此真切!我们仿如真的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扎西一声不大的提醒,把我从美景的震撼中揪了出来。这才下了马。眼睛还是没有离开高高的四姑娘山,和那厚厚的千年不化的冰川。虽然我们实际上离冰川和四姑娘山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那天透明的空气里,我们似乎又离得很近。在这副美景前,浑身的疲惫和酸痛瞬间便蒸发了一般。马夫都牵着马去休息了,我们几人也在溪边找了个平缓之处坐下,简单的吃点东西。四个多小时的“马程”,不疲惫才是吹牛。环顾木骡子,应该叫“高山草原”或者“高山草甸”,那个小屋可能是牧民放牧的栖身之所,白天顺便与旅游者卖点东西。高山地区能有这样一个平缓之处殊为不易。木骡子可以很真切的看到“四姑娘山”主峰的侧面,尤其还可以看到一个相当巨大的冰川。这也是许多来四姑娘山的人,把长坪沟的木骡子称为必到之地的原因。但是因为山路难行,很多人在枯树滩或者两河口就返回了。今天可能这个时候到木骡子的人顶多也就是3-50人。能看到这种景色也更觉得珍贵了。

补充了一点能量后,手里的DC,DV又开始了工作。如此的美景面前,又是占用了不少的空间。在一望见底的溪流旁洗手,高山冰川融化的雪水在7月间依然冰凉刺骨。一回头看到几匹马悠然的在溪流旁饮水吃草,一个牧民在和煦的阳光下微微的打着盹儿,又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美好场面。


高原的天气,不会总是笑脸盈人,大家正陶醉时,她就毫不客气的翻了脸。本来缓缓飘浮的云朵,也忽然在山间急速的运动起来,太阳闪到了云的背后,天霎时间暗淡了起来。美丽的四姑娘山和冰川也都隐约起来。扎西牵着马跑过来说:“快走!要变天了!”我们这才赶紧整理行囊。我们提前预备的一次性雨衣终于派上了用场。还没有来得及穿戴好,雨便砸了下来,刚上马,天空中掉落的雨滴中竟然夹杂着冰雹。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扎西抬头看着天,眉头紧缩,这是我见他以来,他第一次有这样的表情。扎西一紧张,我们的马似乎也不安起来。但是我们在天黑前必须返回喇嘛寺,否则就很难说了。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雨还在不停的下,山路更加泥泞了。本来计划返程时停留的地点也都放弃了。一路急进时,马蹄甩上来的泥更多了,马上和马下的人身上都沾了不少和有马粪,马尿的泥。不知谁小声说了句:“看!我这浑身的财富!”我仔细一看,我身上的“财富”也不在少数了。

下山总是比上山更难,人如此,马也如此,而且人和马在四,五个小时的行进后都已经开始疲惫,人在马上重心也要随着山路的起伏不断调整。过了两河口再往前,人和马忽然都多了起来,木骡子和两河口返回的人聚在了一起。行进中,终于看到有人从马上掉了下来,是一位女士,还好人除了一身泥以外,没有受伤。马的问题也不大,脚力不好的马也顶不住了,需要休息和吃点东西。不由得对我的这匹也有点担心,扎西说:“你放心我的马,他的脚力好是有名的”。平稳了一下心情后,忽然发现雨停了。但是,路,依然难行!

又是两个多小时,又看到了枯树滩,枯树滩的风景和进山时似乎有了些不同,是因为心情的变化,还是因为天气的变化?谁又知道呢?再次下马后,扎西抓紧时间让马休息,饮水,我们也在地上活动活动腰腿,这时才是真正的人困马乏了。随着天色渐晚,扎西又一次催促上马。再次出发,心里想到:毕竟快到了。枯树滩而后二道坪,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返回了喇嘛寺。下了马,腰和膝盖似乎都送给了别人,不听使唤。一身,满鞋和着马粪的泥汤。这一行,收获不扉!几个腐败惯了的人,居然在10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后,尚能直立行走,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终于和扎西要分别了,这个小伙子一路把我照顾的都很好。我摔的那下,不能怪他。我们10个小时在马上,他却是在泥地里行走。他的辛苦实在是我们倍数了。两河口到木骡子的100块给他后,马票也给他,扎西需要拿马票到管理处去结算,今天它能从管理处得到30%,也就是45块的收入,加上我们额外的100块,他的收入应该是145块。以他们的辛苦,这真正是他应得的。其实和扎西在一路上有很多对话都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1. 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答:去西藏,去布达拉宫。我的梦想。如果攒够了钱,我一定回去的。
2. 问:你信教吗?
答:当然。要不是当喇嘛不能娶老婆,我会去当喇嘛的
3。问:会藏语吗?你的藏语和西藏的藏语相似或者一致吗?
答:会一些。不过我们嘉绒藏族和西藏的藏语是不一样的。但是喇嘛佛经上的是一样的。我会学一些的
4. 问:去过平原地区的大城市吗?喜欢那里还是喜欢四姑娘山?
答:去过。去过成都和重庆。当然喜欢四姑娘山,大城市车太多,人太多,我不喜欢。
5. 问:你喜欢唱歌吗?卡拉OK还是你们自己的民歌?
答:喜欢,卡拉OK很少去唱。更喜欢唱民歌
6. 问:喜欢电脑吗?玩儿游戏吗?你们这边的藏族孩子有逛网吧的吗?
答:电脑接触的不很多。游戏不玩儿。又很多人逛网吧。日隆镇里就有。
7. 问: 学习如何?准备考大学吗?你们上课的语言是什么?
答:学习还可以。上大学对家里负担太重。上课用汉语。

。。。。。。。。。。。。。。。。。。。。。。。。。

和扎西就这样分别了。也许这是最初和最后的接触,但是扎西给我留下的印象和四姑娘山一样深刻。


作者:NBACBA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疯狂省钱峨眉山七日游
2009年8月四姑娘山游记
2008年10月九寨行
金秋再游喇叭河
东拉山彩林游
二郎山风景名胜区喇叭河森林公园一日游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