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人走西藏之三
出发地点:未关联 |
西藏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西藏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湘西人走西藏之三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旅游已成为了西部众多省市竟相追逐的目标。我们的当家媒体在介绍西部时,也无非就是这些方面: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人民勤劳,民风淳朴,风光优美。按照这种思路概括起来,西部就是一个各类资源十分丰富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地区,西部也是一个人民热情好客,文化神秘,风光奇丽的旅游圣地。 确实,西部的绝大多数省市,要么处于山区高原,要么处于沙漠戈壁,自然条件的局限,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原和沿海地区。西部的总人口不是很多,但西部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都是人口超过了百万的“大民族”,可以说,西部不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地位就难以得到巩固。西部辽阔的地域,占有了现代中国的绝大部分版图,仅拥有的国界线就超过了全国总国界线的2/3以上,可以说,西部不发展,国防就难以得到巩固。西部的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处于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附庸,人力资源大量外流,矿产资源也大量外流,可以说,前些年国家经济的发展,采取的是一种牺牲西部利益的做法,或者说,中部和东部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暂时放弃西部发展,暂时损害西部利益基础上的。在同一个国家里,在同一个政府的领导下,中部,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特殊政策,可以获得国家的特殊帮助,而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高度集中的国度里,谁都没有自主的发展权,那么,谁拥有了特殊的政策,谁就可以拥有国家的特殊帮助。比如说深圳的发展,如果没有国家的特区政策,如果不是在这种特区政策之下国家资金和全国人才的大量流入,深圳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一种态势之下,西部的人才被掏空了,西部的资源被掏空了,如果西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都还得不到发展的恩赐,那么西部就将远远落后于时代,而落后于时代的西部,就将成为国家永远的包袱和国家永远的痛。 但现在西部的发展,已不可能再走东部沿海地区的老路,也就是说,西部今天的发展,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拥有特殊的政策和特殊的投入——虽然国家对西部在政策和资金上是有倾斜和照顾的,但是,像以前那种举全国之力支援特区建设特区的好事也许是再已不可能发生了的。但西部人对这一点可能还是理解的。因为在“初级阶段”,我们只有举全国之力办几个样板,才能让世界相信我们正在变化。既然中央政府已不可能给西部众多的省市众多的馅饼,那么西部省市的官员和百姓们,就只好自己为自己寻找出路了。 像东部那样发展工业?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到还不是一个问题,关键的是技术资源,是工业企业和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这一点,西部人是很明白,和东部比较起来是自愧不如的。走以前的老路,仍然在农业上做文章吗?这到是一条捷径,只要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很下一番工夫,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就可以实现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以上两样都是长效的难以在近期见到什么效益的,于是,西部众多省市就把目光投向了被人们称之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一方面西部有旅游资源,另一方面炒作旅游也符合中国官员的脾性,因为旅游基本上可以立杆见影,立杆见影了就可以膨胀他们的政绩,他们的政绩膨胀了,他们的官位也就可以膨胀。但这一项工作,无论是对于官员还是对于百姓,却都是双赢的,因此,旅游在西部就成为了大家追逐的目标。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花垣县作为例子再罗嗦几句。 花垣县位于湖南的西部,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花垣县所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怀化地区、张家界地区以及湖北的恩施地区有幸被列入西部开发的范围之内。在此前后,花垣也经历了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再到发展旅游业的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剖析,可以生动地说明上述问题。 花垣县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水稻、玉米、红薯的产量在整个自治州是有位置的,但在农村已普遍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如何富民强县就成为了历代县里首脑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别的地区已经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的时候,花垣县的领导却还在农业上作文章,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的90年代的中后期,团结镇老鸦塘的玉米,一直让那时下来的省领导参观了好多年。但花垣的农业在强调农业的领导的领导下却没有得到大得发展,这个中的原因,并不是花垣的农业资源不行,而是花垣的领导者的思想不行。他们那时强调的仍然是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强调的仍然是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每年的水稻要种植多少,玉米要种植多少,都是乡镇的硬性指标,达不到是要受批评的。那些没有多少学识和见识的领导者,只知道田里土里要种什么,却不知道怎样去种,换句话来说,他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窍不通,对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一筹莫展。其结果呢,农民除收获苦累外并没有收获富足,县领导除了无谓的劳累外,并没有看到他们所希望的富民强县的美好结局,农村仍然还是那个农村,农民仍然还是那样的农民。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圄于传统的农业而无所建树的缘故吧,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花垣县出去的领导并没有几个真正地受到重用的。 眼看着农业是不行了,后来者就把眼光转向了工业。花垣县有发展工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主要是矿产资源十分地丰富。花垣县的有色金属在全国都有一点名气,铅锌储量在全国居于第二位,锰矿资源居于全国第三位,花垣县的继承者们就利用这些资源把工业搞了起来。在最初的时候,花垣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有章可循,但到了上个世纪的末期,则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之中。在矿业的开采和加工中,不仅有国营的,也有个体的,而且个体的比国营的要多,个体的发展比国营的要快,个体的实力比国营的要强。矿山开采的无序,使国家的矿产资源严重流失;矿产加工的无序,使矿产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这两种无序,使得花垣县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团结、龙潭矿区的乱开采,使得那里的环境已永远无法恢复,多如牛毛的大大小小的冶炼厂,更使许多地区成为了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以前团结、龙潭矿区是绿树苍翠,现在确是童山濯濯寸草不生;以前绿波荡漾盛产鱼虾的花垣河和兄弟河,现在一条成了被铅锌矿污染了的白龙江,一条成了被锰矿污染了的黑龙江,不仅全县人民洗澡已是不可能,就是鱼虾已早已绝迹。花垣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全县经济的繁荣,比如说城南城北开发起来了,许多人,当然也包括许多前任和现任的领导者,他们因为矿业而成为了小平同志所说的那种先富起来的人,在农村,在城镇,富人们的高楼到处都是,在国道,在土路,富人们的高级轿车到处乱跑,花垣的物价已因此是自治州最高的。花垣的工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的潜在问题,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就已经激起了百姓和企业之间,百姓和政府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以前还可以协调,但现在这种矛盾已演变成了冲突,有越来越不可调和的趋势。比如说,农民地不能种了,水不能喝了,连洗澡都没有一个干净的地方了,矿业工业的“文明”已使他们正在失去世代生活得家园,他们除了反抗还有什么路可以走呢?于是,他们便封矿洞,堵工厂,就在我写这一部书的前一个月,他们把花垣的污染问题告到了国务院,温家宝副总理签了字,一下子就查封了7家选矿厂。除此之外,还有工人的下岗问题,还有国有企业在改革改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问题,还有部门乱收费,官员行贿受贿和国家税收严重偷漏的问题,还有工业科技含量低下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等,已使花垣以矿业为主的工业走到了发展的尽头。 花垣的领导者当初提出的施政纲领中就有“工业强县”这么一句,但诸多问题积重难反,工业的规模有了,但强县的目标似乎还十分的遥远。而且,正是由于工业,使得花垣的发展严重缺乏后劲,许多人都无法想象,一旦当我们把山上的石头挖完后,面对污水横流、满目疮痍的河山,我们的后代将以什么奈以生存?面对花垣已是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这样一个现实,面对工业强县的梦想已经破灭的现实,花垣的后继者们不得不考虑选择新的出路。 于是,就像西部众多省市不得不选择旅游一样,花垣也不得不选择了旅游。 一般来说,搞旅游必须具备如下的几个条件。独特的自然或者人文资源,较为发达和便利的交通设施,独到的定位或者宣传炒作。在这几项当中,独特的自然或者人文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首要前提,一个没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风景区”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容忍的,即使不明究竟的人被暂时骗来了,但人们在旅过一旅之后还会再来游过一游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那么花垣有发展旅游的这些条件吗?从交通来看,这里离吉首火车站不远,只72公里的路程,离张家界机场和贵州大兴机场也只有100多公里,可以说,交通还是较为便利的,尤其是在不远的将来,常德到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以后,花垣的交通区位优势就更为明显。从定位到宣传炒作来看,花垣的构思也是独到的。按花垣的领导者的说法,要把花垣搞成搞成世界苗族文化的中心,要让全世界的苗族都到花垣来寻根问祖。按照这一思路,在花垣要建设苗族文化园,要修建苗王蚩尤的坟墓。同时,在自然景观上,花垣还隆重推出了古苗河生态旅游风景区,推出了茶洞古镇,推出了石林石栏杆。表面上看来,这些策划无疑是独到到位的,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自然和人文的资源真的是我们的优势吗?我不这样认为。从自然资源来看,所谓的古苗河生态风景区,其实在湘西各地到处都是,就是一条小溪,一条峡谷,一些树木而已,谈不上迤俪更谈不上独特,远得不说张家界和永顺的猛洞河,就是相临的吉首的德夯我们都是无法相比的。至于所谓的石林石栏杆,只不过是几亩大小的石林,要规模没有规模,要雄伟没有雄伟,要壮丽没有壮丽,这要和云南石林比较起来,简直不能敌其万分之一。所谓的古镇茶洞,因为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但今日之边城已不是旧日之边城,清澈的河水污染了,古老的石板街没有了,就是最让茶洞人引以自豪的吊脚楼而今已只是破破烂烂的一小截,可以说,现在的茶洞就像一个半老的徐娘,夕日的风韵已然不在。如果拿它和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相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那么,打蚩尤的旗号,建立苗族文化园该是可以成立的吧。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之一,苗族是人口众多、在历史上备受苦难的少数民族之一,把蚩尤抬出来,表面看来,是既有名望又有底蕴。但有一个问题至少是现在还让人难以置信,那就是,蚩尤真的就是苗族的先祖吗?蚩尤就真的是死在花垣葬在古苗河吗?这虽然是个历史的问题,但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只能是大胆设想,小心论证,要有详细的历史资料来佐证,否则,这种构思不仅站不住脚,而且还会贻笑天下贻误后人。 反正就是这样,花垣的领导者们选择了旅游,虽然效果不好,但是,架子毕竟还是搭起来了,摊子毕竟还是铺起来了,其后来的前景如何,那还要看花垣的后来者的运气和造化了。 ——既然旅游在西部已成为了一个公众情人,那么追之若鹜自然就是一种时尚和时髦了。从花垣到重庆,从重庆到成都,旅游真的成了一个人人都谈论的公众话题。 过秀山50公里,就是重庆名城酉阳的龙潭。龙潭古镇位于酉阳东南50公里,镇上因两个水洞形成龙眼,再加上一口大潭而名龙潭,319国道傍镇而过,交通较为便利。龙潭古镇现有3公里长的石板街,有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有150多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还有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镇里的文昌阁,轩辕宫,禹王宫,万寿宫等古代建筑保存完好,窗花门楣,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独具特色,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并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由于著名作家沈从文、丁玲、田汉等人的作品里多次提及,龙潭古镇在中国的文化界里颇有一些名气。龙潭古镇还是赵世炎的故乡,赵世炎的故居赵家庄屋就在龙潭镇的中部。那是一个有木屋32间,建筑面积1605平方米的大院落,房屋建筑古色古香。赵世炎是中共的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副总指挥,据说,也是前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舅舅。 酉阳也是一个古城。酉阳县建制有2000多年,曾是800年州府所在地,可以说是武陵山区文化的中心和文明的摇篮。酉阳除了龙潭古镇外,还有乌江边的龚滩古镇、乌江画廊、乡村梯田等闻名全国的风光。龚滩古镇在酉阳西部,距城约50公里的乌江边上。这是乌江中游的一个重要码头,起初它并不叫这个名,在明朝万历年间的1573年,因山体滑坡堵塞乌江成滩,加上当时该地龚姓人家较多,故名龚滩。这里现在还有1500米的蜿蜒崎岖的石板老街,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幽雅别致,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这里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是真艺术的地方。酉阳的梯田风光也极有名,它美在原始,美在天成。酉阳的梯田,有的像大地诗行,有的像大地旋律,有的像砚台,有的像瑶池,据说,《人民日报》、《中国报道》、《地理知识》等报刊都报道了酉阳的奇特的梯田,说这是“恰是瑶池落九天”。 过酉阳120公里,就是重庆的东部重镇黔江。我们湘西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土家族人文资源的开发却远远赶不上我们的邻居黔江。他们在前些年就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土家族摆手节,乌江画廊和土家风情已成为国内的知名旅游品牌。 在这里我所列举的只是和我们相隔比较近的邻居在旅游业上的成就,我们经过时,在酉阳举行国际攀沿大赛的招贴铺天盖地;在武隆,中国第一天坑已随着央视的探险直播而名闻全国。现在我要说得,是他们即使有了这样的成就,但在宣传造势上仍然轰轰烈烈。 相对于重庆和成都这些大城市而言,319国道上的其他县市的旅游业无疑是起步很晚的,但他们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大胆的策划,已使这些以前不为人知的地方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在黔江和重庆段,山峦青葱,河谷纵横,那郁郁葱葱的树木,那百丈悬崖上的飞瀑,那潺潺流动的溪流,那云蒸霞蔚的山峰,还有那乌江长江边上的古朴小城,那山间坝子里四季不同景的田园风光和淳厚的土家族风情,是没有人不为之而倾倒的。在发现和规划旅游资源的同时,他们大胆的宣传和筹划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黔江利用乌江峡谷的绝壁,大胆地谋划了国际攀沿大赛;武隆有天坑和地缝,就敢请央视来搞探险直播。我们4月24至26日经过这一段时,黔江、彭水、武隆、涪陵等还把董文华付笛生任静等大腕请了来为他们的旅游宣传助兴。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里的人在政府的引导下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旅游品牌意识。在酉阳,他们会推荐龙潭古镇和龚滩土家民居;在黔江,他们会说小南海和乌江画廊;在武隆,他们会讲中国第一天坑和地缝;就连在江口这样的小镇,他们也会劝你到乌江上的铁索吊桥去看看。在我们所遇到的人中,都是极其大方和热情的。他们不仅竭力给你推荐周围可看可玩的地方,还积极带你去找便宜卫生安全的旅馆。用他们的话来说,风光可以吸引人,但只有人才能留住人。如果把旅游比喻成一个特殊商品的话,那么人,尤其是本地的人,才是这间商铺最靓丽的门面啊! 如果把旅游作为振兴经济的一个战略来看,那么,每一个战役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的疏忽或者大意,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意或失败。再说,旅游开发并不是像我们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可以一躇而就的,它不仅需要有交通、景点等旅游资源,还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大量地投入,更需要宣传和必要的炒作以及对民众的健康的旅游意识的培养。关于湘西的旅游,在这里我还想多一句嘴,那就是州委州政府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我的意思是,上面应对外全力推出大湘西的旅游概念,把自治州8县市的主要景点纳入湘西7日游或者湘西10日游的范围之中,各县市根据自己的旅游特色,拿出一个精品栏目,首先要保证把大湘西的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如果8县市各自为阵,都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其局面必然是打烂仗,其结果必然是既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财,也浪费了珍贵的旅游资源,到头来恐怕是纷纷落马的多,真正使旅游成为新兴产业的少。当政者不可不谨慎为之啊。
作者:zhangminghua0743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