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条有西藏味道的街
出发地点:未关联 |
四川 成都 武侯祠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飞机为主 |
目的景点:四川 成都 武侯祠 松潘古城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成都,一条有西藏味道的街
刚走进武侯祠大门正对面的这条街(武侯祠横街)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是那洒满夕阳余辉的街道让人觉得很舒服。 当我闻到那股特别的味道,听见那高亢嘹亮的歌声的时候:当我发现了味道和声音的来源,是那街两边几十家经营各式藏族用品的小店的时候,我真正注意到了这条街的不同于众。 在这条街上,分不着许多一般不超过七八平米的小店,都无名无字无号。但店里的东西却丰富极了:转经筒、唐卡、哈达、酥油壶、酥油灯、铜酒杯、鼻烟壶、腰刀、牛头、印经板、佛珠、卡垫、藏香、民歌音带(CD)、藏文书籍……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大多是和藏传佛教相关的东西,透着浓烈、质朴的民族风情。琳琅满目,色彩鲜明,让人眼花缭乱,让人雀跃激动,刺激着人的购买欲望。 有的店老板利用门口宽阔的人行道,摆上桌凳,卖起了酥油茶。那些相识的或陌生的人们往街边一坐,同喝一壶酥油茶,很快成了朋友,消磨半天的时光。有点象成都的茶馆,又有点西方街头露天酒吧的味道,带着浓浓的民族风味,感觉好极了。 这样的小店80年代末开始出现,近几年越发兴旺起来。小店的顾主也越来越多,除来成都的藏民外,也有追求时髦的年轻人、游客、搞艺术的。我想他们是在其中寻找一种乡情,体味一种别致吧。 常常光顾这条小街,我认识了很有特点的一位女店主----德基。德基原来在老家松潘务农,受经济开放的影响来到了成都,来到了这条街上,开起了这家小店。 开店五年来,她已习惯了在成都当小店主的生活。德基觉得冬天成都好,夏天老家好:冬天老家太冷了,夏天成都太热了,空气也不好。28岁的德基和男朋友一起经营这家小店,德基看店内,男友进货主外,货大都是从拉萨和尼泊尔进的。一般坐飞机过去,带上货后坐汽车回来,来去一趟挺不容易的。我去德基店里几次,却从来没看见她男朋友,一问才知道最近去了北京。现在街上的店越来越多,生意不如以前好了,所以出去看看其他地方怎么样。 店开多了,东西也就比以前便宜了。色泽艳丽的唐卡最便宜的5元一幅:一元一个的铜酒杯敲起来叮当有韵、看起来流光溢采、拿起来挺有分量:一个牛骨做的首饰盒,骨质细腻光滑朴实,周边饰以玛瑙、珍珠(当然不一定是真的),做工精细喊价60元,还可以讲价……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比珠宝工艺品商店的物品更有个性和魅力,也就更觉得物有所值了! 认识了这条街,也就认识了常光顾这条街的藏族朋友,他们豪爽坦诚而热情。那天,我在德基的店里和她聊天时,过来几个人递进几包大东西,用藏语叽里咕噜几句便走了。我认为这些一定是德基的亲戚朋友,一问她根本不认识他们,只是代他们保管一下行李而已,是免费的。从德基平淡自然的神情上可以知道这对她是稀疏平常的事,但还是让我觉得很新鲜甚至有点激动。坐在街边,喝酥油茶的喇嘛招呼我过去同饮、我是第一次喝酥油茶,咸咸的、滑滑的、香香的、真好喝! 那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街边喝酥油茶和陌生而熟悉的藏民聊天,录音机里富有穿透力的嘹亮藏歌萦绕耳边,身边不时有红袍喇嘛走过,暖暖的太阳照得人昏昏欲仙。那一瞬间,我不怀疑自己是在拉萨的八角街上。
作者:laughsky114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