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里花花绿绿的糖果,我们从藏族孩子那儿换来一串好听的名字,夏河、桑科、郎木寺、降扎、唐克、红原、米亚罗……名字里包裹的是雄伟的寺庙,凄美的湖水,成群的牛羊,火红的秋叶,还有淹没在尘土中孩子们挥动的手……没有刻意的追求和等待,六颗心自由自在地游荡在甘南川西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一、行前风波
晚上7:30的飞机,riceworm五点钟打来电话说,身份证找不到了。 这家伙,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竟然连本护照都没有!这不,紧急关头连个替代证件都没有,绝对抓瞎。带上身份证复印件、工作证赶到机场,心存侥幸地找人家好说歹说,没门儿!谁让你正赶上国庆的风头上呢?
临走,我们设想了几种possibilities 和相应的 solution。
于是四人帮变成了二人帮,只好多带些银子备着,重要的是,肯定少了不少乐趣。
这么一折腾,我和阿顾几乎成了最后领登机牌的人,已经没有连在一起的两个座位了,只好分开坐。
飞到一半时,阿顾乐颠颠跑过来告诉我,伴儿找到了,他的邻座,Doraemo夫妇,也是自助,线路几乎一样。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从兰州中川机场下飞机,刚坐上大巴,riceworm就打来电话,说身份证找到了,在一个他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阿顾在电话这头儿给了他一拳。改乘明天的飞机,后天拉卜楞寺见。
到宾馆时已经快半夜了。之所以选择航空大酒店,完全是因为它方便,就在终点,至于里面的卫生条件和设施,就不用提了。
二、牛肉拉面
第二天,阿顾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一大早爬起来买票的任务。6:30他从小西湖打来电话,让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出发,因为我们、北京一伙、杭州一伙共18个人包了一辆22座的依维柯,人齐就走。
来兰州前,对她的印象仅限于兰州拉面。果然,一出宾馆门,就闻到微寒的秋风中飘着的淡淡牛肉香,尽管时间不多,还是决定吃碗慕名已久的牛肉面。
趁着车子未开的空档儿,我们勿勿走到大街上,向一个买报纸的中年妇女打问哪里有正宗的牛肉拉面。她说前面200米就有一家金鼎,量多但味道稍差。再走200米,还有一家金鼎,味道较好,她自己也常去。道了谢,直奔远处那家。因为时间尚早,店里只有两三个吃客。面分宽窄,有5块、8块和15块一碗的,区别在于配菜的多寡。我们要了一宽一细两碗5块的。面端上来,量的确不多,上面飘着一些翠绿的葱花,汤较清,旁边配一小碟胡萝卜腌菜。一口下去,觉得没什么特殊,再回味一下,还是感觉so so,甚至不及我们住的小区旁肮兮兮的小店味道来的浓郁,也许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就是这样?我不知道。
回车站的路上又碰到的那个中年妇女,她还在那儿兜售报纸,想想接下来漫长的五个小时,就给了她一块钱,要了晨报和晚报,“喏,再送份商报。”“谢谢!”
“人不错?”“嗯”。潦潦四个字,我们就给她定了性。
三、拉卜楞寺
8点钟车子从兰州出发,经临夏、麻当,快2点时到达夏河。在华侨饭店(Overseas Tibetans Hotel)订了房间,放下包,我们直奔拉卜楞寺。
通往寺庙的路上跑的不是“小面”就是机动三轮,人似乎也只分两种:挂着相机的游客和身披紫红袈裟的喇嘛。
同书上说的一样,如果你不想进寺欣赏,的确不用买16元一张的门票,因为它根本没有大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中规中矩地买了票,主要是想听听讲解,省得瞎看。转了一圈后,并没有看到向导,寺院的大门也都紧闭,只好退出来问怎么回事?原来,我们要等,等够10个人时,会有一名喇嘛领我们转。10个人很快就凑齐了,也就在我们被领着走向大经堂时,各色蓄谋已久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渐渐汇成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向经堂走去。
这个“佛宫所在之地” 顺山势而建,规模的确很大,听说仅次于布达拉宫,是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我知道的只有这么多,并不想深究,只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喇嘛觉得很新鲜。喇嘛们倒是见多不怪,依旧悠闲地干着自己的事情,或聊天,或游荡,或擦法器……
听了两个寺的介绍后,就脱离了队伍,这种地方就怕人多扎堆儿,一闹感觉就变了。
台阶上有不少学美术的学生在画素描或素写。我也找了个地方坐下晒太阳。太阳暖暖地照着,眯着眼睛看着走来走去的人群,渐渐有了睡意。没有思绪万千,没有感慨万分,我静静地享受着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感觉,真想就这么一直坐下去。
可惜,幸福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位藏族老太太走到我跟前,对我竖起了大姆指,她不是在夸我,这是当地讨钱的手势。
四、华侨饭店
太阳快落山时,我们打道回府,又累又饿,早晨的一碗牛肉面顶到现在,能不饿吗?
回到华侨,决定在它的餐厅里随便吃点什么。店不大,几张条桌,中间隔着隔板,象火车车厢。翻了翻菜单,最贵的是腰果虾仁,40块。点了蛋炒饭和蕃茄炒蛋。味道还行,许是太饿了。埋头吃了一阵子后,才意识到店里的背景音乐是Jazz,这不奇怪,店里很多老外,大都慕名而来。门口玻璃上贴着服务特色,第一条就是“We speak English”。
正逢亚运,阿顾向老板娘打听能不能收到中央五台。老板娘也不知道,扯着噪子问老板,“能不能收到 CCTV Five?”哟,英语还真的运用自如。
老板的态度有些内外有别,自始至终,我们也没能从他那儿得到慷慨甩给外国人的笑脸,可以理解,无非是想多挣些外国银子花花。不过说实在的,也没那么容易,我们就亲眼看到两个老外硬是不受老板的诱惑,坚决住20块钱一张床的差房间。
五、雪域餐厅
吃完饭,倒头便睡,8点多钟,Doraemon发来短信,让我们到雪域餐厅和杭州来的驴子们一起吃饭。知道这家餐厅是因为看了网上的介绍,离华侨非常近,几乎就在隔壁,二层楼,装修简单。席间点了羊肉、菠菜、蘑菇、木耳、牛肉和汤,还有一小壶青稞酒,总共才70块钱,算是物美价廉。
六、达宗湖、桑科草原
怀着对神湖的向往,我们驱车赶往达宗湖。湖边有一处小小的屋舍,藏族老人带着他的孙子在卖门票,5块钱一个人,没票。
绕过他们的小屋,达宗湖就那么突兀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湖面可真小,象个大水塘。从湖滩上露出的一棵棵树来看,原来的湖面肯定比现在大,可能因为雨水少干掉了。湖三面环山,顺势爬上一个小山头,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经幡,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达宗湖。山上植被不多,长着低矮的灌木,有些叶子已经转红了。天气不太好,趁着太阳从云缝中透出些许阳光时抢拍了几张秋色图。
后来到了毕棚沟看到了真正的秋叶,才大呼浪费胶卷,当然这是后话。
从达宗湖回来,马不停蹄地去桑科草原。已是秋天,不再奢望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车子驶过小草原,司机江措带我们到他认识的一家藏民家里喝酥油茶。
这是一处有固定房屋的藏家,江措和家里人交待了几句,我们就被迎到里屋。脱鞋上炕,炉子上烧着水,呼呼冒着热气。家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孩子和两头吃奶用的牦牛,男人们还在很远的夏季草场放牧。女主人先为我们倒上香香的酥油茶,热热的喝了两大杯,额上沁出细细的汗珠。然后是糌粑,我们不会拌,只好劳江措动手。在碗里依次放些炒熟的青稞面、酥油、奶子、糖,用酥油茶拌和,简单方便,有点象小时候吃的油炒面,只是味道更香醇,感觉一级棒。最后一道是酸奶,上面洒了大粒粗糖,拌匀后,舀一勺放在嘴里,酸酸甜甜又凉丝丝的,味道相当纯正,连叫好吃。虽然她们听不懂我们说什么,但从我们的表情猜出赞美,报以羞涩的笑。孩子们在炕边玩耍,有生人来,他们看起来又害羞,又好奇,憨憨地笑着,舍不得离开。临走留下点儿糖果和钱,聊表谢意。
回到宾馆和Doraemon他们汇合,取了包,在拉卜楞寺门口接上riceworm两口子,听他们诉说着上午又差点被贩到青海,一路说笑着驶向郎木寺。
七、郎木寺宾馆
早就听说郎木寺房源紧张,路上手机一有信号就打电话给郎木寺宾馆的老板。老板很会做生意,说,六个床位没有了,挤三个床位怎么样?睡沙发怎么样?当然,人头费一个子儿不少,25元/人。不愿妥协,作好在贡巴住宿的准备。不过,老板最后还是想方设法腾出一个六人间。
提起大名鼎鼎的郎木寺宾馆,脑子里闪出的是昏暗、潮湿的楼道。楼下商铺,楼上十来个房间,从别人的门缝里,隐约看到还有沙发和一架小电视,只是不知道能收到什么台。我们的屋子就简陋的多,只有六张床和一张桌子,门口的两张床用条凳搭成,显然是为了应付旅游高峰临时拼凑的。女厕所的门无论如何也锁不上,冲水也坏了,常看见一位藏族大嫂端着水冲。里面有两个位,你很少有机会独享,外面总是有人敲门,有人吗?答曰有人;又问,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答一个人,那人必定推门与你共享。
现在回想起来,只有宾馆附近的一家四川饭店值得留恋。那是一间平房,不大,仅放了四张矮桌。里面生着炉子,很暖和。老板样子憨憨的,菜的味道很不错,特别是一道萝卜炖牛肉,甜甜的萝卜浸饱了牛肉汤汁,吃得人齿颊留香。另外一道毛菜也很有特色,起初以为是鸡毛菜呢,却原来是类似毛血旺之类的东西,不过里面内容倒是不少,牛肉、火腿肠、土豆片、黄瓜、黄豆芽,并不很辣,十分受欢迎。
八、郎木寺
到郎木寺的目的除了看寺,还想看天葬。其实,我并没有做好看天葬的心理准备,这种形式我很难接受,怕看完了没胃口吃饭,暗暗盼望看不到。
一早爬起来,天阴沉沉的,浓雾笼罩着大地。向喇嘛买了门票,顺便打听今天有没有天葬。回答说不知道,这要取决于医院里是否有人死去,死去的人级别够不够,如果到了九点还没什么动静的话,就是没有了。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们爬向天葬台,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地方!山上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真的很奇怪!说不清,道不明,只是让人觉得恐怖,不敢多想。山顶上有一大块平地,经幡堆成圆锥形,还有一个石头围成的圆台,想必就是天葬台了。
时间已过九点,看来今天不会有什么仪式了,就勿勿下山,天渐渐放晴,又是一个好天!
顺便转了转色止寺。看过了拉卜楞,觉得这里没什么特别,还是快去丽莎咖啡(Lesha’s Coffee)吃brunch吧。
Lesha里面好不热闹!大家都是慕名而来,老板乐的合不上嘴,有些应接不暇。
因为看到邻桌吃羊肉饺子脸上痛苦不堪的表情,所以点了素菜饺,另外又叫了两个苹果派。倚着门框,看老板娘麻利地忙着,摊开面饼,将苹果切片,铺在饼上,两面对折,外面涂上蛋黄,撒些粗糖,就OK了!把派放到简陋的、抹了菜子油的小铁盘里,再放进土制的烤箱里烤上五分钟,一个香喷喷的苹果派就做好了。
但是,这里的素菜饺可实在不敢恭维,不知什么菜瓜馅,不沾任何荤腥,淡而无味,许是忙晕了忘了放盐?
吃完饭,在院子里晒了会儿太阳,踱着步子走向四川境内的格底尔寺和后面的郎木寺峡谷森林公园。
不知为什么对这个森林公园记忆不深,是它过于商业化的名字?还是后来的毕棚沟色彩过于强烈,将这段景色覆盖了?看着冲出的照片,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略秃的山岭,不多的植被竭尽所能,向人们展示着秋天的颜色。
晚上象老主顾一样又去了四川饭店,照例点了牛肉萝卜,外加土鸡汤,醋溜白菜和蒜苔炒肉,个个吃的人仰马翻,斜靠在凳子上,东一句西一句不着边际地聊着,恍乎间不知身在何处。
吃完饭回到郎木寺宾馆,人声嘈杂,比昨天还热闹,大家都在谈论着明天早上的天葬。老板也适时调整了房价。
九、花湖
花湖的美是有声音的,呼呼的风声。
那天,天有些阴,太阳在躲在云层里犹豫着是不是要出来。车子离开公路,深深浅浅地在草原上开着。诺大的草原上看不到其它游客,只有几个藏民骑着马寻找生意,两个小伙子因为有了看客,变得身手矫健起来,策马扬鞭,飞驰而去。
道路泥泞,车子挣扎了一阵终于停下不动了,我们只好下车。一开车门,MM们几乎都打了个咧趄,风好冷好大!
扣紧扣子,戴上帽子,身体微微向前倾,我们有些步履艰难地走向花湖。
“看,鸟!”不知谁喊了一句,顺着手指的方向,一大群黑色的水鸟从芦苇丛中腾空而起,展翅向更远的地方飞去。
深蓝色的湖水中,长着大片金黄的芦苇,芦苇很高很密,也很软,随着风一层层的舞动。“太美了!”我们不吝赞美,却苦于言辞的贫乏。我们感激上天,是她在这萧煞的秋天,在这个已经不再有绿色草原的季节,用一片金黄,慰藉我们渴望的心。
顺着三条栈道,我们一步步向湖的深处走去,每条栈道的尽头都有一个小亭。
风大的象要把人吹走,水面上甚至掀起了小小的波浪。紧裹的冬衣挡不住寒风,手冻的有些僵硬,几乎抓不住相机。可是谁又舍得抛下这难得的美景躲到车里去呢?到了湖心亭,我们不免相视大笑,从别人脸上,我们看到了自己,冻的红朴朴的脸,亮晶晶的鼻尖儿。于是,照片上除了美丽的花湖,还有我们尤如爱斯基摩人般臃肿的身影和呼呼的风声。
十、黄河第一弯
去唐克,是因为黄河第一弯的日落。
从花湖出来,车子飞快地驶过若尔盖草原,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牦牛和大尾巴羊。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我们也终于赶到了第一弯。手忙脚乱地抓起相机、三角架,爬上了小山坡上的观景台。有人已经架起相机静静等候了。天还是那么冷,风还是那么大。夕阳下的黄河第一弯呈横放的θ形,随着太阳一点点下落,河面先是闪着银光,接着很快变金,继而变红,变暗。整个过程也就几分钟时间,却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日出日落总会特别触人心弦,因为只有此时此刻,你才能深切感受到有没有太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猛然想到我们也应该出现在照片里,就勿勿招呼阿顾合影,无奈风太大,三角架站不稳,只好我独自一人,在已经褪色的第一弯前留下一个silhouette。
记忆中还有另外一个人出现在黄河第一弯,她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藏族女人。在我们为眼前壮观的景色感慨万分、忙碌拍照的时候,她手里一颗颗拔着佛珠,围着观景台转(什么观景台,应该是一座寺庙!)。窗台上有两堆小石子,每转一圈,一颗小石子就被她从一堆拔到另一堆。她身无旁物,甚至没空儿对我们笑一笑,就那么虔诚地往复走着,不知何时是个尽头?
刺骨的美,让我们的脸颊微微发烫,又有点儿疼,于是决定晚上彻底FB一下,住进了红原最好的宾馆-红原宾馆。
十一、万象大慈法轮寺
听阿顾说,藏民,尤其是老人,不喜欢照相,怕灵魂被摄了去。所以在法轮寺,我没敢给那位老人拍。
他是万象大慈法轮寺的义务导游,一位教藏文的退休小学老师。是他,让我们的到此一游变成了充实的游览。买了票,就见他从远处走来,又瘦又小,腿脚并不十分灵活,拖着厚重的藏袍,有些蹒跚,一顶长舌藏式毡帽,又让他看起来有些滑稽。他汉语说的费劲,且不太连贯,但是喜欢说,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寺庙文革中被毁后,从八十年代开始重建,可总感觉到现在还没完全建好,因为空地上堆了不少新造的经轮和大量经书。
在浓浓的酥油味中,我们被大块大块鲜艳的色彩所包围,它们是粗大的梁柱、垂下的幔帘、贡台上的酥油花,墙上的佛教故事画,还有地上喇嘛们诵经时的坐垫。登上二楼,远远可以看到围着寺院建起的法轮林和白塔群,低头,目光立刻被磕长头的藏民捉了去。
十二、刷经寺
听到司机说出这个名字时,觉得后面该有一段沉甸甸的故事,却来不及多问多想,因为外面的景色,让我们不得不暂别司机,下车走走。
水让山变得灵秀而有生气。一条极为清澈的小河始终随左右,偶尔有口渴的牦牛到河边喝水,我们的出现让它们多少有些受惊,喝了两口,就跑开了。山坡上树木茂盛,有些叶子已经变红、变黄,在万绿丛中格外醒目。冒着缕缕炊烟的藏式民居,散布在山坡上,院子前种了成片的卷心菜。
愕然看见一面墙上还留着“农业学大寨”的字迹,更觉得象是到了世外桃源,不愿扰人清梦,我们是勿勿而过的“拍拍”过客。
十三、碧棚沟的秋
久居城市,秋对我们而言,只不过是路上偶尔看到的几片落叶,或者身上多加的一件毛衣而已。
在我们对秋的记忆渐渐模糊的时候,碧棚沟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是怎样的一片秋啊!
山坡上长着密密的矮灌木,叶子小小的却很干净,在阳光下闪着润泽的光。每棵树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大红、橙红、酒红到明黄、橙黄、鹅黄,当然还有固执守着翠绿的,深浅不一的渐变着,唯独不肯与人雷同。如果你还认为只有山花最为烂漫,那你不妨到这里看看,树们会告诉你,在这个季节,谁是大自然的主角。
山角下的小河淌的更欢了,想必它也是因为看了美景而心情愉快,一路哼着歌奔向远方。也有树和水亲密接触的地方,在水边,换了秋装的树垂下腰,顾影自怜,或伸出长长的手臂拔弄着鳞鳞的波光。
走走停停到了海子,水比前几天少了,但仍容得下山的倒影。望着远处清晰可见的四姑娘山,暗暗定下了明年的约会。
十四、神峰温泉
慕名住进了林业宾馆,这样就能免费享受据说是米亚罗最好的温泉了。
温泉池就在宾馆院子里,不大,也闻不到刺鼻的硫磺味儿。
晚饭后到街上遛达,从小店里买了冰镇啤酒和当地特产核桃汁,换了泳衣跨入池中。水从源头引到宾馆,由一根管子从假山上流出,很热。
远处的山一片青黛,没有风,只听到哗哗的水声。
热热的浸在水里,喝着凉凉的核桃汁,抬头仰望点点星光,闭上眼睛,身体开始一点点上浮,上浮……
作者:sn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