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
出发地点:未关联 青海 西宁 青海湖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青海 西宁 青海湖 东关清真大寺 南山公园 塔尔寺 大金瓦殿 文殊菩萨殿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西行游记

到了敦煌的当天下午,听从了司机大哥的建议,午饭后直奔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仅开放了十几个洞窟以供游客观赏。其中有几个属于“特窟”,据说只供专业人士观瞻,但你如果有钱,你也能成为所谓的“专业人士”。也许是自己太浅薄了,实在不能理解,也许精华只是为那些愿意为他付出更多金钱的人而展现的,而普通人是无缘相见的。呵呵。

刚踏入洞窟,一片漆黑,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听得导游同志对某一洞窟内壁画的演绎,竟将此画的精髓说成是古人传播佛教的一宣传广告画,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那些壁画虽已残破得目不忍睹,我们在为历代工匠(前秦至清末)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的同时,也为之痛心。洞窟中只有几尊清朝时期的泥塑上打着几盏冷光灯,其余精华部分都隐没在黑暗中。经变(即佛经故事漫画)是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是佛经中著名的故事。展出的洞窟大都有供养人像(即出钱修窟的人),他们把自己及家族的像画在大幅壁画下或两侧甬道,男左女右,按身份地位的高低,人像由大到小排列。图案的颜色原本应该是绚丽多彩的,但因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磨难,已变得灰暗污浊,有的甚至已成为残垣断壁—一段烂泥墙

夕阳下的鸣沙山,绵延起伏,明暗交错的沙丘令人莫名的兴奋起来,眼前的沙山就象一幅剪纸贴画,美得找不到任何语言去描述它。摆脱了对莫高窟的哀悼,大家拔腿就往山上爬。没爬两步,只觉得两腿发沉,气喘吁吁。歇息片刻,调匀气息,缓步向上攀登,到了山顶,脚步越发沉重。脱下双履,只见一鞋细沙瀑布,飞流直下,颇为壮观。除下袜子,将肿胀的脚丫子没入温热松散白皙的细沙中,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将脚探入更深处,一股清凉由脚底一路升腾,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遍布全身每一个细胞。哇,太爽啦!

端坐山顶,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懒洋洋的,脑海一片空白,倾听着耳边一阵阵兴奋而又紧张的滑沙者的尖叫声,对着眼前的景色留连往返。脚踩着细沙走下山来,尽情地感受着沙子如丝绸般滑过脚背,如流水般渗入趾缝的微妙的感觉。脚下的沙漠呈波浪状随着我们的步伐向下流淌,如同走在清澈的溪水中…

月牙泉充其量是个小水塘,四周用栏杆保护起来,月牙形,外观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始终令人不解的是,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的环抱之中,绵历古今,沙不进泉,水不浊涸,水质澄清如镜,可谓“沙漠奇观”。

沙漠中的骆驼是美丽温顺而高大的动物,看着它们被人类奴役,真打心眼里为它们不值。但又抵制不住诱惑,想和它们亲密接触一番,在同伴的鼓动下,付了20元,骑上一匹玉色的骆驼,悠哉悠哉在沙漠中慢慢前行,听着那清脆的驼铃声,恍然一塞外游侠驰骋在大漠之中…圆了我儿时的梦。

第二天一早,草草用完早餐,大家兴致勃勃直奔玉门关,车子向北行进了一百多公里,只见一砖红色四面坍塌城堡兀立于眼前,残破而又巨大。玉门关曾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关隘,囤积粮草的仓储重地。现今已无观赏价值。北临疏勒河,现已干涸,只有一小水塘,只有不远处的牧民在此放牧牛羊。

向西行进数公里,当年规模巨大的抵御外强的汉长城,现今只残存了那一小段矮小,断断续续的小土墙而已。城墙的结构其实很简单也很独特,一层黏土,一层草皮芦苇交错堆积而成。感到好奇,这么个高度不超过我的腰的矮墙,怎么能抵挡蛮夷的入侵?可能墙的另一边会给我答案吧。原以为墙那边是万丈深渊,出乎意料的是—那边竟也平坦如斯。疑惑间,司机大哥的一句话使我顿开矛塞“本来很高的,都被黄土掩埋了”。噢,原来如此,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继续向西行进近几十公里,到了雅丹地貌群落,俗称“魔鬼城”。以其遇风时,鬼哭阵阵,夜行如入迷宫而不知归途而得名。是敦煌又一自然奇观。此雅丹地质公园,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那远处平滑的细沙,就象那波澜不惊的海洋,那形态各异的土堆,就如万艘巨轮,战舰正等待一声令下,整队出航。而近看那些砂质土堆,经过千百年来的风蚀,已如化石般坚硬。不仅猜测,以前这里可能是一片汪洋,那土堆就是那海底的暗礁,说不定还能在那些石头里发现远古水生动植物的化石。听当地人说,这里无论你在这些土堆上面刻上什么,第二天总会被打磨得无影无踪。对大自然的巧夺神工,不禁为之瞠目结舌。

折回原路,南行几十公里,来到仰慕以久的阳关。阳关与玉门关南北相望,是各路驻军竞相争夺的要塞。那里有一片宝贵的绿洲和水源,也是敦煌阳关葡萄的出产地。现在的玉门关经历了多年的沧桑,只剩下一座残破的烽燧。

一路风尘,飞驰在连接着敦煌市区与柳园车站相距128公里的贯穿于戈壁滩的公路上,惊叹于平原地区难得一见的戈壁落日。“喔,多么美丽…”

从敦煌到西宁,须转道兰州。经过一个晚上的颠簸,终于到达被母亲河分隔为南北两侧的兰州城,品味全国闻名的正宗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兰州拉面;漫步于全国最长的市内河滨马路;站在兰山上俯瞰黄河第一桥,独特的羊皮筏,和滔滔的黄河水,不禁思绪万千…


旅程的第四天,怀着对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向往,沿着湟水谷地西行。山的东面村落密集,山的西面山峦起伏,绵延几十公里的高山牧场,牛羊休闲自得,烟波浩淼的青海湖蓝天碧海连成一线,宛如一绝色蓝宝石镜面镶嵌于天地之间。虽然十月的青海已有些寒气逼人,更何况在3千多米海拔处,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南方的游客,已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大家都不愿就此离去,大口呼吸着那清新,且略带咸味的空气,都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只可惜沿湖的油菜花已没有了满眼的金黄,只有成群的牛羊在已收割的平原上勤勤恳恳地为丰收后的残局收尾。此时的青海湖,蓝天白云,星罗密布的羊群,在远处皑皑雪山的映衬下,宛然一世外桃源。<p>

在西宁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和南山的南禅寺,凤凰台。

闻名遐迩的塔尔寺,藏语称“兖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是我国喇嘛教六大寺院之一,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为了纪念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其著名的两大弟子即达赖和班禅。<p>

为什么大的喇嘛庙都傍山而建?我想可能是风水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可能是为了便于利用地形的优势防御敌人。喇嘛庙不仅是藏区人民精神的寄托,也是藏区财物积聚最多的地方。藏民们对于喇嘛庙的捐献,是极其可观惊人的。他们常常将辛勤积累了十年二十年的物产和财富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往往许多人到了晚年自己却孑然一身。塔尔寺里还设有养老院,听说是让那些没有徒弟赡养的老年僧人颐养天年的,但不知会不会容纳那些孤苦无依的老年信徒。<p>

相传宗喀巴诞生后,从剪脐带滴血处长出一棵白旃檀树,其十万片叶子上每片自然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故名“兖本”(意为十万身像)。又传,宗喀巴22岁时,在外学佛不归,其母寄白发一绺,并在信中说,“吾今年迈体衰,盼儿务必返里一晤”。宗喀巴为学佛而决意不返,给慈母和姐姐寄去用自已鼻血绘成的自画像各一幅(后供奉在文殊菩萨殿内),狮子吼佛像一轴,并在信中说:“若在我出生之地以十万尊狮子吼佛像及菩提树(即白旃檀树)为胎藏建一佛塔,则如同亲晤儿面”。次年,在信徒资助下,宗喀巴之母将白旃檀树用绸缎包裹,与印成的十万尊狮子吼像作胎藏,周围砌石加固,建成一座莲聚宝塔(即今大金瓦殿内大灵塔的前身),以纪念大师诞生。后其信徒将宝塔外裹以纯银,以表达他们对宗喀巴的崇敬。 因先建此塔,后建本寺,故俗称“塔尔寺”。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核心殿宇,整个殿顶据说用了成吨的黄金,雄踞于寺内主体建筑群中心,金碧辉煌,气宇轩昂。被称为“南瞻部洲一庄严”。现今,此菩提树的树根已延伸至殿外,你可以看到一株幼树郁郁葱葱。<p>
大殿外,白塔下虔诚的祈福者,正全身心地向他们的佛祖奉献着他们全部…。看到他们的“剧烈动作”,我才明白什么是“五体投地”。而且不拜则已,拜一次就至少几百,几千次甚至几万次
寺内的白塔,并不象中原的佛塔是用来存放高僧的舍利子,这些塔都是实心的,塔面刻着经文,藏胞们每绕它一周,就认为已念经一遍。经幡和经鼓都有同样的效用,经幡是将经文印在绢幅上,微风吹拂,幡飘不已,就如同念经一样;而经鼓,也是用来储存经文,并作转经之用,说它象鼓,我则看它更象是口雕着面目狰狞的护法神的被油漆的色彩斑斓的大钟,只不是悬空吊着,其中间立着根支柱,可以以此为枢纽,交替挽着经鼓下端突出的四个柄推转,口中念着六字真言,这样转一圈的作用据说比念一次经更大。因此虽然要转动经鼓需花点力气,也难怪教徒们还是坚持不懈,一如既往。不禁想到一年前曾经到过的九寨沟,那边依山傍水,水流湍急,聪明的藏民则将经鼓装在河滨的小楼里,利用水流冲击,使其日夜不停地转动,这样得以在虔诚念经的同时能腾出双手辛勤劳作。而那些年老体衰的,皱纹密布的老人,他们已无力去推动那些庞大的经鼓,取而代之的是刻着六字真言小小经鼓,那“咕噜”“咕噜”的转经声不绝于耳。<p>
寺内还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经院。显、密两宗经院是高级僧侣专门研究佛学教义的学府。时轮、医明两院是培养藏、蒙族天文、历书和医学人材的学府,四大经院均设有严格的学位制度。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经堂内整排的藏经架上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历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p>

相传,1409年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光大佛学,聚集了万名僧人于藏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在拉萨大昭寺组织了一次发愿祈祷大法会,在此期间,宗喀巴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为了再现梦境,他组织艺僧用酥油塑成各种花卉树木奇禽异兽,连同酥油灯一起供奉在佛前,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称为“觉阿却巴”,意为“正月十五日供奉”。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和“残忍”,用牦牛奶打制的纯净的白酥油,按比例掺入各色矿物颜料,碾压揉制成几十种颜色深浅不等的胚料,去敷面、描眉、点唇,去塑花、状叶、点蕊;对那些需要特别处理的部位还进行饰金描银点缀晕染。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温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0℃的作坊里,每人身边还放置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不时浸浸冰水,抓抓冰块,从而用近乎冻得麻木的手去塑制,长此以往,每位艺僧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关节病。如果没有对佛的虔诚之心对艺术的献身精神,这都是难以做到的。一架酥油花,人物禽兽百计,亭台楼阁十数,大至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三五厘米的花鸟虫鱼,无不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唯一的缺憾,就是不能长久保存。眼前的酥油花虽然傍边有功力强大的空调的呵护,但也已融化变形了。现在想想举世闻名的香港伦敦杜莎夫人蜡像并不算什么,那只是艺术而已,哪比得上我们的凝聚了多少辈僧人的心血和信仰的酥油花。<p>

壁画,有的直接绘于墙上,有的绘于栋梁上,更多的是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壁画染料采用矿物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存放在柜中绘有大佛像的数十丈长的布幔将被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p>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实物,在布幔上绣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p>

这时候的僧侣,大都外出辩经,在寺院的小径上,经院的门口看到的只是些精力充沛的少年僧人和疲惫地坐在太阳底下的老人。<p>
寺院入口处有一株枯木,其上缠饶着各色的哈达,不知是人们对它的祝福,还是它正背负着信徒们对佛祖的祈愿?死是生的起点,旦愿下次再见时,已枯木逢春。<p>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离开佛门清净之地,前往另一宗教胜地—东关清真大寺。清真大寺位于西宁市繁华的市中心。是西北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也是青海省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p>
正值中午时分,可容纳1万余人做礼拜的礼拜堂,这时已空空荡荡。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头顶白帽的男性教徒,入内做着祷告。<p>

寺外的大街上,满是穿戴着回族服饰的路人,男的头戴小白圆帽,女的则裹以黑色头巾。路边的小店,也以卖各种质地的民族服饰为主,俨然进了伊斯兰教聚居地了。我们一行四人则成了“少数民族”了,接受了无数的注目礼。<p>
西宁是个小城市,搭上一辆出租,不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南山。破旧的南禅寺现在只是南山最高点—凤凰台的辅助景点之一,寺院周围杂草丛生,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而凤凰台上新建的膜式结构的观景台却成为一个醒目的标志。观景台的底层,是个展示厅,展示着西宁与上海结为姐妹城市的巨幅照片,上海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西宁在上海这个老大姐的提携下辉煌的发展前景。二层则是一现代化的酒吧,咖啡厅,窗明几净。让游人可以小憩片刻,并能远眺远山,鸟瞰城市全景。<p>

虽然此行奔波劳累,但所到之处,都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美好回忆,不虚此行。

作者:sigil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我随女儿走天下(6)----2009年7月青海之旅
重庆-青海-永靖-九寨-绵阳-重庆环线8日游
共和有惊无险 莫家街小吃让人馋
匆匆过客塔尔寺
难忘的高原日光高原水
玛多玛多 遗憾多多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