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回想
出发地点:未关联 |
西藏 昌都 西藏博物馆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西藏 昌都 西藏博物馆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昌都回想
昌都回想 掐指一算,告别昌都这座藏东老城已有十年时间了。 十年前的昌都,用内地人的眼光衡量,的确是太小了,一横一竖的“丁”字街道便是老城的全部了。 昌都城不大,却魅力十足,头顶是蔚蓝净爽的天空,脚底是黄褐色的土地,在这座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城市里,你可以尽情享受世界上最纯净的空气,感受最灿烂的阳光,那光泽会带着一份特有的恢宏与深邃缓缓锲入你的心底。 如同整个藏原所弥漫的古老气息一样,记忆中的昌都宛如一幅中世纪的风景画:澜沧江边刻满古藏文的经塔和玛尼堆前缭绕的松烟,人们照例参拜祈福,街道狭窄、阴凉,间或有老式的牛车在藏民的吆喝声中隆隆而过。临街拥挤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藏式建筑,木石结构的二、三层平顶楼房,色泽凝重的主体上点缀着一些浓烈艳丽的色块,窗台上杂陈的花草轻轻漫漫地平添几分生机,更有屋角挂上铃铛的,微风拂过,“叮叮铛铛”地满耳清脆,一种银子般清纯的气息从街市的各个角落漫出,仿佛那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就在你的面前。 如西藏众多的老城一样,“冲密康”(藏语“市场”之意)是昌都街市的中心,也是最热闹的去处,金银作坊,铁匠铺,各种敲击声响个不停,狭窄的街道被进出店铺的人群和过街的牲畜挤得严严实实。这里的市面多以地摊和小店铺为主,是典型的旧式市场,由于地处川藏交界处,市面上的物资较西藏内地更为丰富。地摊上,大自卡垫、布匹、酥油筒、小至藏刀、松巴鞋、木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里的店铺与内地不同,既无高悬的标牌,亦无装潢修饰,外观与普通民居无二,稍不留神就会一掠而过,店主待客则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买卖双方亦少有讨价还价者,“不吹不擂、信者自来”的古贾之风却是漾然其中了。 记忆中的昌都有一种独特的古朴内质,这古朴,不仅仅止于它的街市,更多地源于藏人的内心,不知是这个广袤的高原赋予了藏人们太多的冲淡无争,还是这个世界最高处的民族格外受太阳宠爱的缘故,人们显得格外的放松且稍带一丝慵懒,随处可见的是一个或一群藏人们依着门槛式是靠着墙角享受阳光,歪戴的毡帽下是古铜色的脸庞和安祥散漫的眼神,他们似乎没有太多的冲动与欲望,只是一种从容行世,东方文明的古朴疏懒与憨厚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而正是这内心的静谧与安宁,才使这座城市乃至这块高原保持着它最珍贵的内涵,孕蓄着一股恒久的生命力。 十年的时光足以消蚀许多事物,但缘自昌都老城的那份特殊情结却始终挥之不去,带着几许神秘,那情结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浸润于每一滴血液之中。十年后的今天,虽然身处的海滨小城与昌都有万里之遥,但自己深知,那座横断河谷中的静谧小城,才是自己心灵的永恒家园。
作者:df5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