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青海六千里(三)
出发地点:北京 东城 青海 西宁 玉树 格尔木 果洛 7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5年4月29日-5月6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阿拉丁 (VIP)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青海 西宁 玉树 格尔木 果洛 扎陵湖 鄂陵湖 昆仑山口 塔尔寺 巴颜喀拉山 文成公主庙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纵横青海六千里(三)

 
 
玛多-玉树
 
5月3日
 
“石头
代表着世界之轴
是在地狱、地、天上三界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有形的形式”
《穿越喜马拉雅》 ---意大利藏学家杜齐       
 

夜里,睡得很不踏实,一会儿醒来,一会儿又昏昏沉沉的。 作了个梦,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梦见了什么。旁边三小时的呼吸声都有些急促, 甚至于声嘶力竭, 真有点担心他! 就这样,半梦半醒之间熬到了天亮。 张磊早早就起来了,这个摄影发烧迷看来还没有什么严重反应,竟然还能去拍日出。 我可没那么幸运, 头还是疼, 还是恶心,想拍,却是无力啊!
 
 一夜没有起身, 阵阵尿意涌了上来,可根本不愿起来,钻出温暖的睡袋。忍耐着,磨蹭着,眯到了8点。 慢慢地穿衣,慢慢地爬出睡袋,慢慢地下床….
 
 忽然想起了很早的台湾电视局《家有仙妻》,里面有一集:仙妻把她的老板变老了,老板多里哆嗦地去上班。 六十岁的我是不是也象在玛多这样一切都是慢慢的。
 
穿上羽绒服,走出房门;外面还是很冷,虽然才是8点钟,可阳光已是明晃晃的晒人。 昨夜的大雪不知何时才停, 草原已是银装素裹, 分外迷人。穿过院里的牦牛群,在牦牛们的注视下上了个厕所,有点尴尬,但看着远处的雪山,风景还是不错。
 
收拾完东西,还是很难受,依旧恶心。干脆走了出来, 干呕了几下,可几乎什么也吐不出来。 不过,似乎心里感觉好了一些。抬头看看环绕的雪山,决定拿出相机去拍两张照片。 刚走出我们住的小店,就看到了熟悉的切大队的队标。
 
来青海之前,知道切大队要走这条线,但不知道具体时间。在这4200M的高原小镇巧遇切大队也算是有缘吧。说来在切大队也潜了好几年水了,但很少参加活动,很多大侠都是耳闻,从没见过。来之前,曾经和马佳能通联过,没想到在玛多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马佳能。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姓马吧, 用佳能相机,怎么跟我这么象? 看起来他们还都挺精神的,不象有严重的高原反应 ,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后来看了马佳能写的玛多—不眠夜,才知道也是有些反应。 同马佳能聊了聊, 得知他们今天要去两湖一碑。“太运气了,多好的天气啊”,昨天我们可是冒雪前往。 我把那边的路况简单说了一下, 佳能说老黑曾经走过,那就没什么危险了。 说话间又开过来几辆威风凛凛的切队的车,他们要在此加油。我们也快出发了, 便就此分手。
 
 早饭还是吃不下什么, 只喝了一点汤,有点饥饿感是多么幸福啊。便收拾行囊, 再次上路。出小镇就是闻名遐迩的黄河第一桥, 清澈的河水弯然流过。
 
 雪后的高原,天高云淡,一马平川,美不胜收。 出玛多不久,就是星星海(阿用贡玛错),碧光粼粼,清澈如镜。 纯洁一词用于青藏高原,再合适不过;纯洁的天,纯洁的地,纯洁的水,纯洁的人。 常常在想,如果化身于那山那水之间,该是何等幸事。 美丽风景冲淡了高原反应,另外这也是上高原的第二天, 也该适应了。
 
随着海拔的上升, 路边的冰雪开始厚重起来,蓝天白云也在不知不觉中浓重起来, 变成了阴阴的乌云。 在中午时分,到达了此行的最高点--巴彦喀拉山山口,海拔4824M。山口有嘛尼石堆和风马旗, 山风阴冷,呼呼地吹动风马旗,瑟瑟飘扬,风中不时还带有小雪粒。山口很潮湿,站在公路下面的山口上,很快就有水从脚下涌出。             
 
过巴彦喀拉山山口后,公路一路走低, 车速飞快, 阴云又再一次的散开,重见蓝天。 下午两点多到达清水河,在此简单休息。大家还没有完全从高原反应中缓过来,食欲不强。只有爆强的三小时强烈要求吃东西, 但店家奇慢的速度最终让三小时也放弃了吃饭。 在清水河,看到很多非常cool的摩托车手:头上戴了藏氏帽子,大多是红蓝颜色,秀有精美的图案; 脖子围着围巾;有些还戴着墨镜;身上的衣服也是五颜六色。比内地的摇滚歌手还酷!
 
 车出清水之后,路况再次变差。公路在进行翻修,从新铺设沥青,目前的路面还都是沙石路。 自此到玉树的剩余150公里路程全是这种路面,颠簸之旅再次开始。前所未有的饥饿开始充斥着我,看来绝对是适应高原了。 我开始吃一切车里能吃到的东西,鸡蛋、苹果、饼干。饥饿是种幸福,吃着更是一种幸福。  
 
到歇武后海拔已经降到4000M以下, 所有的人都开始精神焕发,车里充满了说笑声。 此时,路边已不再是高原风光, 高山与峡谷、溪流并存,道路也变得险峻起来。 天气又一次的变幻,狂风大作, 乌云翻滚,雷声隆隆,没错真的是雷声。 路上泛起阵阵黄烟,那是尘土随风飘扬。 雨点加杂着冰雹噼噼啪啪的打在车窗上, 瞬间,天似乎黑了。雨越下越大, 雨刷已放到最高档,可还是看不清路面。 越野车在雨中披荆斩棘,在颠簸的路上勇敢前行。 只十分钟的光景, 太阳再次盏放光芒,雨停了,云散了。
 
 路边的山上开始不断出现一片一片的寺庙, 都是修在半山或者山顶之上。白色的外墙, 白色的塔身, 金色的殿顶,样式都很接近。 很感慨这些寺庙,不用说山上修建之艰苦,光是每天运送水就已是辛苦不堪。因为是擦身而过, 也不得知它们的名字。
 
 路面随山势下降,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温暖、湿润。 树木开始出现在路边,这是这几天以来第一次见到高大的植物, 有了树,更觉得空气里氧气含量多了,人也变得精神许多。 路转山移, 通天河大桥出现在眼前。桥下,就是滚滚的长江水。通天河再往下流入四川境内,始称金沙江。 不止一次见过长江,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这是最上游的一次。早上还刚刚跨过黄河, 一天之内过名山大川无数: 黄河、巴彦喀拉山、长江。那曾经是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就在脚下。     
 
“雪域人种,其父为猕猴、母为岩魔二者所繁衍”---《西藏王统纪》
 
在藏族文化中,巨石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在藏区随处可见的嘛呢石堆就可见一般。嘛呢石堆一般设置在村口、山口、渡口、和路边。所谓嘛呢石堆一般是指其上镌以六字真言、经文的白石;有些也可什么都不刻,只是将石头堆在一起。关于嘛呢石堆的解释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作为战神的象征,因此嘛呢石堆一般都贡有木制的剑、长矛,或挂以风马旗。藏族人认为风实战神的坐骑。佛教传入藏区后,为嘛呢石赋予了新的内容。所谓嘛呢是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合佛法四部心而成清净不染的莲花、如意宝,概括了大乘佛法的全部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是佛教的经典之本。藏族僧众们认为常诵此咒,可度脱人生苦难和烦恼,怯病避灾,永葆康健平安。
 
石堆外围由石墙、转经长廊、石塔组成,呈长方形,大概有两个足球场大。石头们形形色色、大大小小、如山似海。据说,共有25亿块嘛呢石堆放于此。关于数字,我们无法统计,但面对众多的嘛呢石你可以强烈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如果说长城是在暴政下被迫修建的,而嘛呢石堆则是几百年以来信徒们自发所堆起的。尽管由于文革的关系,嘛呢石堆曾遭受到破坏,荡然无存;但在短短时间内一座新的石堆拔地而起,而且更加壮观。面对浩瀚的石堆,我也不禁为藏民的虔诚所折服,静静的围着石堆,默默的注视着。转一遍嘛呢石堆意味着诵咏了25亿次经文,功德无量,愿佛祖保佑世人平安!
 
石堆旁有很多老阿妈卖嘛呢石, 我也请了三块:一块带着我的祝福留在嘛呢石堆,另外两块带回北京,希望怯病避灾,永葆康健平安。
 
过嘛呢石堆后,繁华扑面而来。村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从玛多到这里,似乎是回到了人间。 玉树,多美的名字;光是听听海拔就够让人美的,我记得是3600M;到了玉树就意味着没有高原反应了。我们先到了玉树宾馆, 40元/铺(标间),但没有热水。 在这里还看到一辆京牌的开拓者,象是单车过来的。接着去了电信宾馆,40元/铺(标间),有热水。 进房间后,我们惊诧于房间的豪华:2星级的标准,被子相当干净,有彩电, 而且居然还有暖气!洗过澡后, 倍感精神;吃罢晚饭,呼呼睡也!
 
玛多-清水,路况极佳, 清水—玉树,路面翻修,沙石路面。 
 
 (作者:自动对焦)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我随女儿走天下(6)----2009年7月青海之旅
重庆-青海-永靖-九寨-绵阳-重庆环线8日游
共和有惊无险 莫家街小吃让人馋
匆匆过客塔尔寺
难忘的高原日光高原水
玛多玛多 遗憾多多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