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天津旅游 → 美食 |
|
天津的饮食文化驰名中外,不少到天津旅游的人都是奔着吃去的。天津菜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上千个品种,烹饪技术以鲜咸为主,主料突出,配料考究,色鲜味俱全。 另外,在天津的大街小巷,还可以尝到全国各地的风味菜肴。 天津市主要的特色食品街有南市食品街、和平区风味食品街、十月美食街。此外,天津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如桂顺斋、祥德斋、正兴德茶庄、一品香糕点店、四远香糕点店、杜称奇蒸食铺、恩发德羊肉包子铺、起士林西餐厅等。
天津菜独辟蹊径,自成体系,多以河、海两鲜为原料,民间素有"吃鱼吃虾,天津为家"和"吃上一顿鲜,死了也不冤"的说法。津菜制作技法考究,擅长炸、烹、爆、炒、烧、熘、汆、炖、蒸、熬、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天津风味菜肴有八大碗、四大扒、冬令四珍。八大碗菜品用碗盛,适合于外送(提盒送菜上门,汤对不外洒)、外会(厨师受雇到主家搭灶炒菜,不需要各种规格的盘、碟)业务。八大碗有粗、细之分。粗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川肉丝、川大丸子、烧肉、松肉等。细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烧三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四大扒是成桌酒席的配套饭菜,包括:扒整鸡、扒整鸭、扒肘子、扒方肉(四喜肉)、扒海参、扒面筋、扒鱼等。冬令四珍指铁雀、银鱼、紫蟹、韭黄,均为天津特产。以其为主料的菜品有金钱雀脯、炸铃挡、高丽银鱼、朱砂银鱼、七星紫蟹、菊花紫蟹火锅、炒肉丝韭黄、韭黄鸡丝等。如今在天津的中、高档餐馆里有些八大碗、四大扒菜品已不多见,但冬令四珍仍为酒宴佳肴,倍受中外宾客欢迎。现代天津风味菜品选料精细、烹制考究、精于调味、注重色泽,名菜有:蟹黄鱼翅、软熘鱼扇、鸡丝银针、扒海羊、清蒸桂鱼、干烧比目、生菜大虾、烧参肚、芙蓉鲜贝、红烧西排等。因天津回民较多,清真菜则以选料严格、操作考究、味醇馨香而名噪津门,成为津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素菜源于佛门斋饭和祭祀供品,菜名与荤菜相同,形象相似,然用料有别,技术性强。 狗不理包子、十八街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果仁张炸食、煎饼果子、白记水饺、鸭梨、柿子、津冬菜、火腿肠、干烧鱼、五加皮酒都是天津最据特色的美味食品. 油炸蚂蚱是天津独有的一道风味小吃。蚂蚱,学名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极大。蝗灾袭来,片刻工夫,遮天盖地的蚂炸会把地里的庄稼吃得净光。从前,北方的农村深受其害,天津人竟恨到"剥其皮,食其肉"的程度。久而久之,蝗虫没有根除,却吃出一道名特小吃来。逛津城,不吃油炸蚂蚱,是一大憾事。 每逢中秋季节,蚂蚱吃了新熟的粮食,日益肥满,是蚂蚱最受吃的时候。过早,蚂蚱不肥没有子;过晚,蚂蚱老了,皮厚不好吃。油炸蚂蚱的具体制作方法:将活蚂蚱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锅烧至滚开时,把蚂蚱炸到发黄褐色捞出去油。预先备好放有酱油、醋、香油的瓦盆,里面放些切成丝的葱、蒜作料。炸好的蚂蚱泡在瓦盆里,捞两下即拿出来,空干。卖时,表面再加一点葱、蒜丝。油炸蚂蚱,肥而不腻,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夹在刚刚烙熟的热饼里,那真是满口异香,味道好极了。所以天津卫流行着一句歇后语,"烙饼卷油炸蚂蚱--夹(家)着吃去吧!"光绪年间,鼓楼北"于十"的油炸蚂蚱很有名气,妇孺皆知。后来西门内沈家栅栏有一个摆摊的,蚂蚱炸成通红色,味道更好。每当傍晚,常见下层市民买上一包炸蚂炸,再来二两直沽老白干,坐在院里或马路边,边喝酒边品尝,颇能表现天津人的饮食特色。后来,人们把活蚂蚱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晒干或晾干,存放到冬季炸着吃,其味道也甚为鲜美。 建国后,由于政府领导农民根治蝗灾的巨大成功,油炸蚂蚱这道风味小吃在津断档多年。近来,在街头巷尾,偶尔也能遇到卖油炸蚂蚱的小店铺 天津烧饼:烧饼,属大众化的烤烙面食。在天津这类面食品种颇多,有大饼、烤饼、芝麻烧饼、油酥烧饼、起酥烧饼、发面堆、糖麻酱烧饼、炉干烧饼、缸炉烧饼、罗丝转烧饼、油酥肉火烧、什锦烧饼、炉粽子、杜称奇火烧、牛舌饼等100多个花样。1976年天津唐山大地震,天津饮食业经营的烤烙面食发挥了抗震救灾积极作用,尤其是烤饼,大饼、烧饼,受到了全市人民高度赞扬。 天津烤饼,曾一度最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可配馃子,各种酱肉、肠类、煎鸡蛋、咸鸭蛋等卷而食之;还可配豆腐脑、锅巴菜同吃;配上一些蔬菜,将烤饼切成小长条或小方块,炒熟则是另有一番风味由于受工艺操作和价格的影响,目前在天津经营这一品种已寥寥无几了。 芝麻烧饼仍是现在天津餐饮市场经营势头很不错的品种。芝麻浅金黄,烧饼个儿圆,皮酥脆,瓤松软,清香可口。一般在早晨喝一碗豆腐脑。吃2个芝麻烧饼,或是喝一碗锅巴菜吃1个芝麻烧饼再来上1棵馃子,真呈经济味美,妙不可言。天津市在1978年搞过一次早点大会战,餐饮业涌现出不少烙大饼打烧饼的能手。原红桥区丁字沽新村饮食基层店有位李大姐,她打的芝麻烧饼质量好,质检人员连称三秤,烧饼的分量在符合的标准内,秤砣没有动。 有些传统品种如炉干烧饼,其形状扁圆,周边高,中间凹,外黄脆,肉柔软,微甜,有芝麻香味,为百余年经营历史的传统品种,现在很少见了。还有形状似粽子,实系面食的炉粽子,把铛置于微火上,放上半成品生坯,再把四壁有眼、类似拔火罐的铁制圆罩扣在铛上,随时注意火的温度,使之受热均匀,烤至四边干白,外皮见酥,取出晾凉,颜色雪白,食之酥甜,是五月端年应季的佳品。 深受群众喜欢的油酥烧饼,随着市场变化,其品种在口味上已由单纯咸口的油酥和起酥烧饼,发展成包入各种甜,咸馅的烧饼,原有质感没变.却增添了馅心的吸引力,很受大众的推崇。 历史上看,经营烤烙面食有一定名气的门店不少,如“杜称奇”火烧,由杜称奇本人制造,已有80年的历史。其火烧层多而薄。外形厚,内含油份,香、甜、酥、脆。品种多为什锦、豆馅、甜咸、红果、玫瑰五种馅心。堪称津门烤烙之佳品。又如,1925年由山东人募树信创建的“明顺斋”什锦烧饼,至今有近80年的经营历史,被商业部评为全国金鼎奖食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品种多、质量好、守信誉的优良传统。在原有白糖、芝麻、豆沙、枣泥、麻酱、菜馅心的基础上,又创新了豌豆黄、红果、咖喱牛肉、火腿、梅干菜、萝卜丝、冬菜、香肠等十几个馅心的品种,经营不衰,极受消费者赞誉。还有南市食品街“炉炉香”经营的麻酱罗丝转和缸炉烧饼更具传统特色。 崩豆张:崩豆张”是个老字号。早在清朝嘉庆末年,“崩豆张”的创始人张德才,在清朝宫廷御膳房任厨。当时,宫廷和王府中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们吃饱喝足之后,总希望有小食品磨牙消食。张德才悉心研究,精心实践,终于制成多种豆类风味干货食品,如“糊皮正香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及果仁、瓜子等。同时,在佳节喜庆宴会时,他还为宫廷制作了“九龙贡寿”、“麻姑献寿”、“龙凤成祥”等特种成型贡品。尤其是糊皮正香崩豆”,在宫廷中最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糊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制作这种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葱、盐)和内五料(甘草、贝母、白芷、当归、五味子)以及鸡、鸭、羊肉和夜明砂乌等。这种崩豆外形黑黄油亮犹如虎皮,膨鼓有裂纹,但不进砂,不牙碜,嚼在嘴里脆而不硬,五香味浓郁,久嚼成浆,清香满口,余味绵长。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质、47%的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具有通便健身的作用。就连称帝八十三天的袁世凯也十分爱吃此豆。 1985年袁世凯之女给《世界大观》写的《我的父亲袁世凯》一文中,还提到:“袁世凯倒台后,时常命家人上街买糊皮正香崩豆吃。”可见,“崩豆张”确实名不虚传。咸丰年间,张德才去世,“崩豆张”的第二代传人张永泰兄弟三人携妻带子回天津定居,这一宫廷食品也被带到天津。张氏兄弟首创“崩豆张”总号,并先后在城里丁公祠和小药王庙开设了二家分号“永泰成”、“永德成”,自己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食品。从此,“崩豆张”在天津卫的名声大振,可谓家喻户晓。光绪年间,“崩豆张”的第三代传人张相兄弟二人继承祖业,在南市建物大街、大罗天(今天津日报社旁)先后创立了“老德发”、“老德成”、“老来财”、“老来福”、“老张记”等字号,自产自销风味豆类干货小食品。“崩豆张”的第四代传人张国华十四岁随父学艺,民国二十八年后在滨江道(今稻香村旁)及教堂后的“崩豆张”、“老张记”字号中协助其父操作,得祖传绝技。解放前夕,接管“老张记”并担任经理。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张国华转入和平区干果加工厂任厂长,1983年退休。 锅巴菜:天津的锅巴菜,在口语中称为"嘎巴菜",实际也是锅巴羹,炒肝加蒜水,锅巴菜一定要加香菜、辣子。而且是辣糊才有味儿。这是一种用纯素的卤子(用清油煸茴香、葱姜末,加盐、酱油、芡粉、水制成卤汁),加入煎饼 (豆浆摊成的薄片,切棋子块),经卤汁浸过,盛入碗中,再添加麻酱、腐乳汁、香菜(喜辣者加辣糊)即可食。天津锅巴菜,系传自山东的煎饼,经演变,一成为煎饼果子,一成为锅巴菜,皆风行津门不衰。但是,绝不可把锅巴菜,与炒菜或蔬菜的"菜"字联想。锅巴菜不是菜,而是羹汤一类。 耳朵眼儿炸糕:耳朵眼炸糕是受天津群众喜爱的小吃。耳朵眼炸糕的传统制法,是选用北河(杨村、河西务)、西河(霸县一带)的上等新粘黄米,水磨后发酵、对碱、揉匀,制成面团。选用优质红小豆煮烂,使用铜丝罗搓沙,放入红糖汁炒成豆沙馅。炸糕团成先使温油下锅,后加旺火炸透。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炸糕火候适当,既不焦糊也不跑馅,出锅后厚薄均匀,呈金黄色,吃到嘴里外焦里嫩,香甜酥脆,而且炸的个儿大,做到"高发",即祝福顾客高开发财的吉祥之意。耳朵眼作糕始于光绪年间,店主名刘万春,店铺字号"增盛成"。因毗邻窄小的耳朵眼胡同,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耳朵眼炸糕。 果仁张: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 果仁张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一代张明纯和第二代张维顺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厨,专门炸制各种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许和西太后赏识,遂被誉为宫廷小吃。解放后,第三代张惠山炸制的净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种,在1956年天津市饮食商业优质品种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良食品,参加过博茨瓦纳国际博览会。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在宴会上请外宾品尝果仁张制品。 如今的果仁张制品凝结了四代人的艰辛智慧,制作技艺和配料十分严格。要求果仁籽粒饱满并合乎规格,根据季节变化掌握油质和油温,针对果仁制品不同色泽和味道调制配料,工艺手法有推、翻、摁、抄、拨、托、提、压、转、挤、拢、点、撩等。 果仁张成品以花生仁、腰果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松籽仁及多种豆类为主料,有虎皮、琥珀、净香、奶香、五香、桔香、柠檬、薄菏、番茄、山楂、海菜、咖啡、可可、姜汁等品类和香、甜、酥、脆、酸、凉、麻辣等口感特点。 天津狗不理包子: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据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主叫高贵友,其乳名叫“狗不理”,人们久而久之喊顺了嘴,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据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很爱吃。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许多地方开设分号。 如今,狗不理包子已走向世界,进入许多国家市场,倍受宾客欢迎。 →回复
天津小吃一览 狗 不 理 包 子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据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主叫高贵友,其乳名叫“狗不理”,人们久久之喊顺了嘴,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据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很爱吃。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许多地方开设分号。 如今,狗不理包子已走向世界,进入许多国家市场,倍受宾客欢迎。 桂 发 祥 麻 花 桂发祥麻花,色泽金黄,风味醇厚,具香、酥、脆、甜的诱人特点,于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桂发祥麻花有"花理虎"、"麻轴"、"绳子头'等多个品种。每个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制做时根据面粉质量调整油酥大小,适应气温高低变化增减肥、碱剂量,保证投料配比。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因店铺曾座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 耳 朵 眼 炸 糕 耳朵眼炸糕是受天津群众喜爱的小吃。耳朵眼炸糕的传统制法,是选用北河(杨村、河西务)、西河(霸县一带)的上等新粘黄米,水磨后发酵、对碱、揉匀,制成面团。选用优质红小豆煮烂,使用铜丝罗搓沙,放入红糖汁炒成豆沙馅。炸糕团成先使温油下锅,后加旺火炸透。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炸糕火候适当,既不焦糊也不跑馅,出锅后厚薄均匀,呈金黄色,吃到嘴里外焦里嫩,香甜酥脆,而且炸的个儿大,做到"高发",即祝福顾客高开发财的吉祥之意。耳朵眼作糕始于光绪年间,店主名刘万春,店铺字号"增盛成"。因毗邻窄小的耳朵眼胡同,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耳朵眼炸糕。 天 津 糕 干 天津制作糕干的店铺很多。其中杨村糕干生产始于明初,历史悠久,为最正宗。杨村糕干以上等米粉和白糖加工精制而成,雪白细腻,口味清甜。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不久,杨村糕干曾作为中国的一件特产,同茅台酒等一起送到巴拿马赛会,获得〈佳禾〉铜质奖章。 近年来,天津糕干以芝兰斋糕干最著名。传统的芝兰斋糕干以新稻米和优质江米为主料,配以精制的甜馅,经过精细加工后,洁白绵软,香甜可口,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煎 饼 馃 子 煎饼馃子以绿豆粉为主料,调成糊状。摊成煎饼,形似荷叶,薄软如纸,然后卷上酥脆的棒槌馃子(油条),抹上面酱、腐乳,撒上葱花、芝麻等小料,从中间折起即可食用,香气扑鼻,味美适口。若在煎饼上再摊上鸡蛋,更觉软嫩鲜香,别有风味,这是地道的天津小吃,现被许多城市所接受。 贴饽饽熬小鱼 贴饽饽熬小鱼是极具天津地方特色的大众化风味小吃。贴饽饽是以玉米粉加水和面,用手拍成一个个长圆形厚饼,贴在灶火铁锅的周围烤制而成。用这种方法制做的饽饽呈金黄色,味美适口,特别是饽饽下面的焦面,又香又脆。 熬小鱼一般选用小鲫鱼,去掉内脏洗净,沾上面粉或鸡蛋清放进油勺内炸至金黄色,然后将一条条小鱼码放在锅内,撒上葱、姜、蒜、大料,倒入用料酒、醋、酱油、糖、面酱、味精和适量水调成的汤汁,微火炖焅至鱼松软,淋上少许芝麻油取出。将热气腾腾的贴饽饽和熬小鱼一起食用,鲜香无比,味道极佳。 石头门坎素包 石头门坎素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制作方法是以绿豆芽菜、粉皮、香干、香菜、面筋、馃子、腐乳、芝麻酱、香油等调拌成馅,用精面粉作皮,加工成包子蒸熟而成。石头门坎素包具有浓郁的独特风味,食之素香,回味无穷,很受老年人喜爱。 白 记 饺 子 白记饺子久负盛名,是天津传统特色风味食品。白记饺子制作精细,选用上好新鲜羊肉,剁成肉泥。适当加入鲜嫩白菜末、特制酱油、小磨香油等调拌成馅,面和好放软,制作成的饺子皮薄、边小、馅大,是群众喜爱的常用食品。 炸 素 卷 圈 炸素卷圈,以豆皮作皮,用绿豆菜、香干、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酱、腐乳、香油、姜末等佐料调拌成馅,然后再将馅放在皮上卷起来切成段,两头粘面糊在油锅内炸制而成。 炸素卷圈,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清淡适口,是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曹 记 驴 肉 曹记驴肉,因创始人姓曹而得名,至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曹记驴肉, 精选新鲜优质驴肉,配以多种香料,放进锅里慢火煮七至八个小时。曹记驴肉,富含蛋白,酥烂易嚼,味道鲜美,远近闻名 茶 汤 茶汤的主要原料是秫米面或小米面。制作程序是先将磨得很细过箩的面放在碗内,用温桂花糖水打底成糊状,再用大铜壶内滚沸的开水冲成稠糊状,然后撒上红糖和白糖,用小铲慢慢地铲着食用,香甜可口,风味浓郁。 茶汤不仅味道好,更诱人的是颇具乡土特色的制作情趣。那特制的龙嘴大铜壶,实际上是一个火锅构造的茶炉,摆在桌上十分显眼。两根用弹簧丝制成的细长的龙须顶端装饰有大红线球,从龙头两侧向上翘起。壶顶有个铜汽笛,当它发出鸣鸣响声时,说明水已烧开,正好用来冲制茶汤。卖茶汤人的操作,也十分精采。只见他右手紧握壶柄抬起一侧,左手端碗先贴近壶嘴,再顺水势远离壶嘴,将碗内的米面糊冲得翻滚起来。食客望着卖茶汤人的娴熟动作,无不赞叹道好。 豆腐脑和老豆腐 豆腐脑,以嫩豆腐为主料,盛入碗中,浇上卤,再放少许辣椒油、蒜汁即可食用。老豆腐,以硬豆腐为主料,盛到碗里,浇洒上酱油、蒜汁、韭菜花、豆瓣酱、辣椒油、花椒油、稀麻酱等佐料,味道鲜咸,清香爽口。 大福来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具有独特风味的小吃,以大福来字号制作的最有名气。 锅巴菜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用刀切成柳叶状块,浇上用十几种小料制成的卤计,再洒上辣椒油、芝麻酱、酱豆腐汁、香菜叶,轻轻拌合后即可食用。 锅巴菜柔软滑润,清素芳香,既可当菜,又可作早点或正餐,同芝麻烧饼一起食用味美适口。 糖 炒 栗 子 天津板栗,又称甘栗。产于蓟县,闻名国内外。糖炒栗子,是秋冬季时令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精选优质板栗,放进装有粗沙和糖稀的锅内翻炒而成。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剥,香甜可口。 宫廷小吃--“果仁张” 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 果仁张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一代张明纯和第二代张维顺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厨,专门炸制各种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许和西太后赏识,遂被誉为宫廷小吃。解放后,第三代张惠山炸制的净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种,在1956年天津市饮食商业优质品种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良食品,参加过博茨瓦纳国际博览会。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在宴会上请外宾品尝果仁张制品。 如今的果仁张制品凝结了四代人的艰辛智慧,制作技艺和配料十分严格。要求果仁籽粒饱满并合乎规格,根据季节变化掌握油质和油温,针对果仁制品不同色泽和味道调制配料,工艺手法有推、翻、摁、抄、拨、托、提、压、转、挤、拢、点、撩等。 果仁张成品以花生仁、腰果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松籽仁及多种豆类为主料,有虎皮、琥珀、净香、奶香、五香、桔香、柠檬、薄菏、番茄、山楂、海菜、咖啡、可可、姜汁等品类和香、甜、酥、脆、酸、凉、麻辣等口感特点。 面 茶 面茶是以大米磨粉作主料,加水调合后,再放入大料、碱面等在锅里熬成粘稠状,盛在碗里,上面撒上一层芝麻盐,淋上一点用香油调好的芝麻酱即可。食用时配以棒槌馃子,别有一番风味。 素 合 子 原料:面粉、韭菜、鸡蛋、虾皮、粉丝等 制法:面粉加水调成面团,下剂,擀皮、包馅成合子形状,烙熟即成 特点:口味咸鲜,色泽金黄 驴打滚 原料:江米面、黄豆面、豆馅、桂花、小料 制法:江米面和好后锅蒸四十分钟,用黄豆在当薄面做成片状,用刀切块 特点:豆面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鸳鸯卷 原料:江米面、豆沙、红果、麻仁 制法:用蒸熟的江米面擀成片状,抹上豆沙馅和红果馅沾上芝麻卷卷,改刀成如意形即可 特点:入口甜香,略有红果味,芝麻醇香 千 层 脆 原料:面粉、白糖、芝麻、花生油等 制法:面粉加糖水和成面团略饧,擀成透字薄片,折叠,改刀翻成套花,用油炸成金黄色,淋上一层熬好的糖稀,再撒上芝麻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脆酥香甜 →回复
在蓟县的时候吃到蓟县的卷子,你在去于桥水库(翠屏湖)的时候也可以吃到,但我觉得味道和口感都不如县城里的那家. 在蓟县古街附近,邮局后面的一个胡同里,不太好找,但可以和蓟县人打听一下:鱼锅卷子!!!煎的很脆的卷子,浇上鲜美的鱼汁(有2种口味可以选择).还可以要条鱼一起吃,感觉更好了! 而且价格便宜卷子的1元4条,鱼也很便宜!现在想想还直流口水呢! →回复
天津小吃中可否加上“冰糖葫芦”?天津的冰糖葫芦可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品种也多,既有山楂的(去掉核了)也有用各种水果,如桔子、荸荠、弥猴桃等做的。特点是选料考究,制作美观,色泽诱人,好看又好吃。 →回复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天津人更是注重饮食文化,天津街头餐馆、饭店比比皆是,并各有自已的拿手好菜。天津的各大饭店历来是名厨荟萃,各路风味俱全。街上的餐馆,价格比较便宜,营业时间一般是上午10:00-12:00,下午5:00-9:00。到天津用餐,最省时省钱的办法是到天津食品街,这里聚集了百家名店,集各种风味于一城:这里既有正宗天津名菜和风味小吃,又有荟萃全国各大菜系特色菜品;既有久负盛名的宫延御膳,又有乡土风味的农家便饭;既有清真大菜和素餐,又有各式西餐西点。 天津菜 天津菜起源于民间,得势于地利,博采众长,独具特色。天津是退海之地,古有九河下梢之说,盛产鱼、虾、蟹、民间素有“吃鱼吃吓,天津为家”的说法。天津风味菜肴代表有:八大碗、四大扒和冬令四珍。八大碗有粗细之分,粗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川肉丝、 川大丸子、烧肉、松肉等;细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四大扒是成桌酒席的配套饭菜,有:扒整鸡、扒整鸭、扒肘子、扒方肉、扒海参、扒面筋、扒鱼等。冬令四珍是指铁雀、银鱼、紫蟹、韭黄。 天津菜品选料精细、烹制考究,精于调味,注重色、香、味、美,擅长炸、 烹、爆、炒、烧、熘、氽、炖、蒸、熬、焅、扒。中餐名菜有:生菜大虾、蟹黄鱼翅、软溜鱼扇、鸡丝银针、扒海羊、清蒸桂鱼、干烧比目、烧参肚、芙蓉鲜贝、红烧西排等。以天津菜见长的风味餐馆有天津饭庄、天一坊、渤海餐厅等。 风味小吃 天津风味小吃的制作多以面粉为主料,有油炸、煎烙、稀食和粘甜食四大类。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居首,被誉为“津门三绝”。此外还有:天津糕干、煎饼果子、贴饽饽熬小鱼、果仁张、棒槌果子、石头门坎素包、鲜果馅汤圆、恩发德蒸饺、马记茶汤等。 →回复
全力向你们推荐又一顺涮羊肉 在河西宾水路上得一家老式铜火锅涮羊肉,它的鲜手切羊肉片很好吃18一斤经济实惠可以试一试 →回复
炸糕是天津传统特色小吃,经营者众多。津门有一户驰名国内外的耳朵眼炸糕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选料精细,讲究工艺,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经营的炸糕品种越加发扬光大,与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并称\"津门三绝\"食品。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1900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1874年一1962年)由推独鸵车走街串巷叫卖,到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积攒些资本后,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了一间八尺见方的脚行下处(搬运工办事和休息的地方)挂上刘记的招牌,干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作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隆,赢得了\"炸糕刘\"的美称,又因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针市街上的染料庄、当铺、银号、布铺、鞋帽店。富户、百姓人家过生日、办喜寿事。借\"糕\"字谐音,取步步高之吉利,提前预约购买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显露了名声。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虽日伪时期曾改名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铺则越叫越响。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传统的耳朵眼炸糕采用北运河沿岸杨村、河西务和子牙河沿岸文安、霸县产的黄米和江米经水泡涨后用石磨磨成粥状,盛在布袋中。经淋水发酵后兑好碱当作面皮;再用天津出产的朱砂红小豆,制成豆馅,加优质的红糖在锅内熬汁炒成豆沙馅,凉后作馅心,包好后温油(130℃)下锅,勤翻勤转,这样炸出的炸糕,色泽金黄爆\"刺儿\",炸糕外皮酥脆不艮,内里柔软糯粘,豆馅细甜爽口,别有风味。在1987年天津市群星杯津菜大赛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1989年被商业部批准为优质食品获金鼎奖,连续多年获天津市餐饮业优质食品金奖。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回复
天津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渤海湾,市区有海河流经,主要以河产和海产为主。 天津人有燕赵的遗风,饮食文化也受到燕赵遗风的影响,风格以粗线条为主,有“八大碗”、“四大扒”等,盛菜多用大碗大盘,鱼、肉更是大快朵颐,虽不如南方菜细致讲究,但有燕赵大碗喝茶,大块吃肉的豪爽之气。 天津菜源于民间,又博采众长,制作方法非常考究,口味以咸为主,却又富于变化,现在的天津菜中以“八大碗”为代表,有粗、细八大碗之分,菜点略有区别;天津的冬令四珍是以天津特产铁雀、银鱼、紫蟹、韭黄为主料的酒宴佳肴,为人们所喜爱。 天津的小吃花样繁多,在中国名小吃之中独具风格,享誉海内外,现已经形成的南市食品街,不仅是品味天津美食的好去处,而且还是“津门十景”之一;天津的风味小吃有著名的“津门三绝”和锅巴菜、糖堆、煎饼果子、贴饽饽熬小鱼、“果仁张”等。 →回复
北搪海鲜 北塘是文明华北的渔业重镇,位于天津市塘沽区东北部,是冀运河、永定河、潮白新河的入海口,是鱼、虾、蟹 、贝等水产品理想的繁衍地,来到北塘除纯正的“北塘海鲜”可让您一饱口福外,您还可以尽情享受一下出海当一日渔民的乐趣。 您乘上一艘渔船,有渔民为您掌舵,驶入大海和渔民一起将渔网撒向大海,然后再把那沉甸甸的鱼网拉到船上。在渔民的指导下,支灶架锅,把鲜活肥美的鱼虾投入锅内,于渔民边吃边侃,体验渔民生活,了解与家风情,品尝自己的劳动收获。 →回复
在天津发现一家正宗内蒙烤羊腿的饭馆 强烈推荐 该饭店在河西区体院北地区,体北道体育中专对面,是家回民餐厅,规模挺大的,雅间还正在装修。老板介绍使用正宗的内蒙坝上羔羊(8个月的羊)的前腿,经过几十道工艺淹泡,烤出来的羊腿酥嫩鲜香。碰上我们几个大肚汉,一人手里举着一条羊腿,喝着啤酒,那场面真爽。特别推荐烤羊排(可不是砂锅摊的烤羊排,那么一小串),人家是整扇的羊肋排,要用手和专门的小刀撕着吃。烤羊脊骨也不错(是整串的羊脊骨),爱喝酒的人,吃这个肯定感觉“不错”。那里还有涮羊肉,传统的木炭火锅。老板说,每次从内蒙进整只的膏羊,羊前腿、肋排、脊骨烤着吃,其他的打成羊肉卷涮着吃,后腿切片,吃鲜肉。下次再专门去尝尝。对了,价格很公道,看看老板特殊的体形你就知道了,人不错挺实在的。 →回复 共有 11 条评论,点这里查看所有评论(VIP会员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