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西藏旅游 → 美食 |
|
餐饮介绍 西藏餐饮的便利程度要远高于一般人的相象。各城镇的餐厅以川菜为主。西藏的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的泽当镇、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普兰县、林芝地区有品种比较多的蔬菜供应。其他的地方由于交通的原因,蔬菜供应比较少,价格也比内地高很多。 当然,卫生条件对于很多游客来说也是个问题。幸亏高原上紫外线比较强烈,传染病也比较少。除了拉萨以外,在西藏其他地方旅行通常都不能保证准时的找到饭馆进餐,建议你携带一些小食品以备不测,比如巧克力、肉干、点心等等。 在西藏,虽然有很多湖泊,但饮用水却是个问题。西藏湖泊里有相当多的是咸水湖。另有一些湖虽然喝起来不咸,但矿物质含量很高,据当地人讲喝了会哑或者有其它很多问题。当然流动着的雪山融水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建议你要把生水煮沸长一点的时间再喝,因为在高原上水的沸点要比平原低很多,拉萨水到80度左右就会沸腾了。 藏族的饮食,牧区、农区有所不同。牧区的饮食除了糌粑、面粉等主食以外,可以简单的分为“红食”与“白食”两类。“红”是指肉,“白”是指奶。夏天以“白食”为主,冬天以“红食”为主。牧区的著名小吃有手抓羊肉、烤羊肠、风干肉。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饮食文化返朴归真的时代潮流。 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城镇有各种档次的餐馆。这些餐馆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其装潢设计都体现出了藏族特色。那绘着花纹的藏式“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有着藏族文化特色的各种吉祥图以及壁画等,都令人领略到藏地风情。旅游者来到西藏,可以有选择地到这些餐馆品尝一些有特色的藏餐。譬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糌粑、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
糌粑是藏民的一种主要食品。制作时先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不去皮。然后把糌粑放在碗里,加点酥油茶,用水不断搅匀,直到把糌粑捏成团为止(“粑”就是成团的意思。)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棗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 ( 人参果 ) 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 ( 吉祥如意 ) ,表示祝福。 →回复
牛羊肉 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你若去这些人家作客,主人会拿出风干的牛羊肉叫你品尝,这种风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尝得到。风干肉往往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通常将牛、羊肉切成条状,也有的抹上盐和一些野生的佐料,挂在通风、阴凉的地主,让其冰冻风干,既去水分,又保持鲜味。第二年春季即可食用,口感酥脆、味道鲜美。 →回复
青稞 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回复
西藏菜的成形主要在50年代后,是中华民族整个风味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以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喜欢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传统的待客筵席由奶茶、蕨麻米饭、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菜、酸奶6道食品组成,饱含民族习尚。 →回复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的酿造方法和过程是这样“首先把青稞洗净,注意不能让青稞在水里洗的时间过长。然后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 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铞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在锅上的东西,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冷却。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 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封上锅口的酒,劲儿大,所以三锅酒中去。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发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开花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 →回复
藏族饮料 藏族饮料以茶为主,喝茶是藏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一般早上都要喝茶,最喜欢喝的是酥油茶,还有奶茶和清茶。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先把茶砖或泡茶熬煮,滤出菜汁,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然后从茶罐中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上适量开水,再加上适量盐,便倒入“董莫”(即酥油茶桶),放入酥油,用力将“甲罗”(打酥油茶用的木棍)上下来回几十下,待酥油全部融解后,再倒进锅内加热,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酥油茶因为有酥油,所以能产生很高的热量,喝后能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料;酥油茶里的茶汁很浓,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的作用。奶茶有两种:一种是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即可。这种茶叫卧甲,在安多地区较常见。还有一种是奶茶,在卫藏地区(尤其城镇)最为盛行,因为加糖,所以人们称之为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亚东地区的甜茶做法尤其讲究,更是别有风味。一般藏族的早点,喜欢用“强木都”茶,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 藏族人一天到晚离不开茶。几乎每个藏族家庭都有火钵,上面经常煨着一壶茶(现在逐步以暖水瓶代替)。一般早茶必须是酥油茶,到中午以后就喝清茶(未加酥油和牛奶)了。 藏族人喜欢喝酒,而农区的男女老少更爱喝一种度数很低的酒,这就是藏区婚丧节庆必备的饮料——青稞酒。青稞酒的酿制是: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入酒曲,再用陶罐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两三天后加入凉开水或凉水盖上盖,隔一天,便成了青棵酒。这种酒色淡味酸甜,约15~20度,分头道、二道、三道喝。到藏族家作客,请你喝酒时,主人先倒满一杯,你先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添满;一直要喝3口,最后满杯喝干,而后才自由地喝。还有一种藏制烧酒(称为藏酒),是用小麦或青稞经发酵面制成的低度烧酒,味淡而醇,约20~30度。藏东芒康县和边陲亚东县的烧酒以最有特色而著称。 目前问世的拉萨啤酒、“苏罗玛布”(红景天)保健饮料,都是就地取料生产。拉萨啤酒水质好、味道纯;苏罗玛布具抗缺氧作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藏族还把敬茶、敬酒作为远行送别的一种重要礼仪,祝愿亲朋好友一路平安。在有藏族居住的地方、车站、码头、机场,常常见到送行的人们背上装满酥油茶或甜茶的暖水瓶,或者抱着盛满青稞酒的闪亮铝壶,为亲友送行。到医院里去探望亲友,带上一暖瓶浓浓的甜茶或酥油茶,病人会因有人送茶而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藏区,不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住友人,一踏进主人家门,首先端出的是香喷喷的酥油茶,主人双手捧上,恭敬地请你喝一杯,接着再寒暄议事。请喝茶是藏族人民好客的表示。 →回复
琵琶肉:琵琶肉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若不切开,呆数年不变。其肉味道鲜美,肉色彩透明,可煮可炖,是藏人待客的佳肴。 锅奔火锅:主要原料有锅奔、洋芋、熟猪肚、豆腐、水发粉等,配以熟火腿、木耳、琵琶肉,再撒少许麻油,御寒暖身,营养滋补。 “寺不”:“寺不”是纳西族的一道远近闻名的风情名菜,纳西语意为“吹肝”。色泽鲜润。麻辣芬芳,且耐贮存,可保持一年风味不变。 →回复
【昌都酸梨】 酸梨出产于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左贡县及怒江两岸的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酸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酸梨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色,上有麻点密布。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稍粗,汁多味甜,果心稍大,食之有渣,重400-500克。传说天神为了欢迎文成公主入藏,以酸梨代酒为其洗尘。 【人参果】 又名蕨麻,藏语名“戳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厘米,叶绿色,开黄花,肉色白,味甘甜。藏区均有分布,牧区最多。能健脾胃,益气补血,生津止渴。不入药,多为藏族过年节时做食品用。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