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随想(2)
出发地点:未关联 甘肃 敦煌 山西会馆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甘肃 敦煌 嘉峪关 天水 平凉 山西会馆 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 祁连山 关山森林公园 甘肃省博物馆 崆峒山 榆林窟 敦煌博物馆 敦煌古城 敦煌民俗博物馆 鸣沙山 莫高窟 渥洼池 阳关 玉门关 月牙泉 南湖自然保护区 拉卜楞寺 刘家峡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丝绸之路随想(2)

西出阳关

在嘉峪关的时候就出过一次关。那时候管理员还煞有介事的给我发了一张出关证,让我有种慷慨就义的悲壮感,仿佛一踏出关外就会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我再次出关,比起嘉峪关来,这里显得寒伧多了,没有出关证,没有雄伟的关城,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有一个残败的烽火台。
这就是阳关。这个昔日的边陲要塞已不复当年的风光,如果不是有王维的那首千古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话,相信今天的阳关会被历史所淹没。王维也不曾想到自己的一时感触竟会让后人如此的前仆后继,继而如痴如醉的去吟唱那历史的余音吧!如果说过去的阳关是为商旅们而设立,今天的它就是为了《渭城曲》而存在。
到阳关去颇费一番周折,主要是凑不到人和我平摊车费,再来就是心理上的矛盾,老在阳关和玉门关之间徘徊。这个镇守北面要塞的玉门关,也是因为一首诗而广为人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多使人浮想连翩的意境啊!可曩中羞涩的我却必须作出痛苦的抉择,阳关100元,玉门400--600元,这个天价促使我必须在鱼与熊掌中取其一。终于与出租车师傅谈好价钱,80元带我上一趟阳关,可心里毕竟充满了遗憾。
萧萧玉门,我何时才能聆听你的诉说呢?
还好阳关没让我失望。当车子使过广袤千里的戈壁进入南湖乡时,我就望见耸立在古董滩上的它了。平坦的流沙地带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墩,显得那么的突兀却也那么的桀骜,仿佛在说:“你们把我丢弃了又怎么样,我现在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是的,自唐代开始就受风沙侵蚀的阳关,到元代时又被洪水冲毁,仅存的城堡墙基也只有半米高,但它就是“活”下来了。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我真想去抚摸它,去感受一个千年的传说。但那高高的栏杆却把我堵在外围,虽说是避免人为的破坏,可却失去了整体的协调性。阳关若有知,或许它会愿意继续苟延残喘下去,或许从此灰飞烟灭,也不愿意被囚被困。以前的它,可以展开双臂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今天它却只能对着四方宾客无言以对!
哀哉阳关,谁会去聆听你的切切悲音?
离阳关不远有一绿洲,名渥洼,千年来一直滋润着寂寞的阳关。有了它,强悍的阳关才增添了点点柔情:有了它,倔强的阳关才会存活至今。站在贫瘠的阳关道上看渥洼池,会惊叹造物者之能。只不过是尺步之遥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但世界万物原本就应该这样,一滋一枯,一岁一荣,一兴一败才符合大自然运转之定律。鸣沙山月牙泉是一例,如今阳关渥洼又是一证。而早在中国古代,道家就提出了阴阳学说并对此进行了论证,四时万物互相补助,世界才会运转得当。
突然一阵有序的马蹄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姑娘,骑马吗?”是个被围巾遮住半张脸,双眼充满了期待的女师傅。
我点点头,除了那双恳求的眼睛还有那匹黑得发亮的马。好可爱。我喜欢马,但骑在马鞍上的我却从来不敢撒开缰奔跑。所以就让师傅替我牵缰,让马踢踏踢踏的缓缓行走,不想破坏阳关的宁静呢。环顾四周,就只有我这个不速之客,远处的渥洼池边有数只乳牛在低头喝水,一派的闲适,一派的悠然。
今天的阳关,仿佛就属于我一人的,故,就让我完全拥有这份宁静吧!
“姑娘,我昨天遇到怪事了!”
“哦,什么事情?”八成不是好事,难不成要跟我说一件旷世奇闻骗取我的信任,然后再讹我一笔钱?可听完后,我不禁哑然失笑,典型的小人之心。但这就是城市人的通病啊!总是在心里上对他人设防,或许要在身体上不设防会来的容易些?
这就是师傅口中的“奇闻”里的主角们了。一群雄趋趋的男子,竟然在渥洼池边拍裸体照!这群“模特”能挑上如此的人文景观,也确实够品味的,可在纯朴的乡下人眼里,他们更是惊世骇俗。我虽说酷爱摄影,但总不敢踏入人体摄影的领域,因为它的尺寸很难把握,跨前一步是艺术,后退一步就是淫秽了。所以我佩服他们,能做别人所不能做的才叫有个性,但当我听到师傅那夸张,充满惊骇的语调,知道无论怎么解释都是徒劳的。我该怎样让她明白这是门艺术,一个或许连城市人也未必能接受的人体摄影呢?
罢了,何必解释呢?我行我素的艺术家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就让他们的“奇闻”成为阳关的一道“有味”的风景线吧!多年以后,可能还会演变成动人的传说,为单调的阳关增添一丝旋昵的色彩呢!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来临!
白马乌市

踏入新疆地界,荒芜凄清的景色就被沁人心脾的青葱翠绿取而代之。这个面积占中国版图上最多的省,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方的游客。新疆人在为他们的家乡做宣传时,常言简意赅的说:“我们新疆好地方!”只有真正去体会后才知道这句话实则包含了千言万语。因为新疆的美是不能靠言语去描述,而是必须自己亲身去感受才能体会个中精彩。
乌鲁木齐是我拜访新疆的第一站。“乌鲁木齐”是维吾尔语的音译,即“美丽的城市”。这座美丽的城市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里接待了我,而我也即将在这儿留下不再是行单影只的足迹。因为我的新疆好友纪萌将暂时结束我的孤独者之旅,让我紧绷的神经能缓上一缓。所以到乌鲁木齐后的我是处于完全松懈状态,什么事情都让纪妈妈来打点,自己就在纪萌的带领下穿梭于大街小巷中,在二道桥与摊主砍价,在与路人瞎聊,饿了来盘过油肉拌面,吃撑了来碗当地的  茶,消消油腻,再吃几串香喷喷的烤羊肉,然后继续下一个目标,吃的,喝的,玩的,乐的。。。。哇噻,好久都没那么放纵自己了!我就像一只脱了僵的野马一样到处撒蹄,但也只有如此野性的城市才能激发出我的狂!是的,乌鲁木齐是一座充满诱惑力的野性城市。这和他们原本是游牧民族的天性相吻合,而汉族人就是一支中和剂。竖立在红山底下的白马雕塑很能说明这一点。两只矫健的白马一仰首嘶鸣,一低头不语,把乌市人豪迈和含蓄的两面都揉在一起了。
有人说到新疆会有身处外国的感觉,而我竟然在这寻回家乡的感觉。乌鲁木齐人是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城市。其中维吾尔族人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服饰打扮,文化艺术方面与我国家的马来人有着惊人的相似。当我看见满街都是那蚯蚓也似的维文时,心里就有说不出的亲切感。仿佛已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我突地想起台湾作家龙应台说的一句话:“中国对海外的游子而言,是个即是祖国又是外国的地方。”此时此刻的我,完全可以体会龙女士复杂的感情。我从来没有在异地与家乡如此贴近过更没有像此刻那样的思乡过。我想家,想朋友,想母校,想剧团。。。。。。想一切在马来与我有关连的事与物。游子的愁绪把我的心占得满满的,但现在不是想家的时候。尤其是当我观赏话剧“吴登云”的后,就更加明白这一点,原来我所谓的愁仅为了赋新诗!
吴登云,一个在南疆最边缘的乌恰县服务的普通医生。祖籍杭州的他,自毕业后就投身在这帕米尔高原上,一南一北的差距何其远,更何况在偏僻落后的乌恰县,使他和家的联系是难上加难。可吴医生就这样撑下来了,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没有烦躁,只有一颗能容得下各族人民的爱心。病人需要输血,血库里没有?没关系,往吴医生身上抽吧,这些年他献的血足可以克隆几个人了:病人需要植皮,没有合适的肌肤?没关系,往吴医生身上割吧!多年以后,病人来谢恩,他甚至已经不记得有这件事,尽管大腿内恻的肌肤依然斑痕驳驳。为了医治帕米尔高原的同胞们,他舍弃了多次调迁升任的机会,宁愿把终生全奉献给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心爱的女儿死了,他伤心欲绝,他挚爱的父亲死了,他痛不欲生。他,怎一个愁字了得?可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在高原上留下他白色的身影。
我一向不喜欢看作为宣传工具的话剧,觉得这一类的话剧是受人操纵的傀儡而已。但由新疆话剧团呈现的“吴登云”却让我不只一次的感动落泪。吴登云是一个大写的人,在他伟大的精神影响下,那些八股也似的宣传语都得靠边站!我佩服这个人,佩服他高尚的情操,更佩服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在泪眼朦胧中,我仿佛看见身穿白袍的他幻成一匹白马,在高原上驰骋,为需要的人送去爱心,送去救助,送去他的一切。。。。。
祝福你,高原上的白马!

红色吐鲁番

当你坐拥幸福的时候,何曾想过会有不幸的一天?当你快乐的时候,也不会想去品尝悲伤难过的滋味。而当你经历了各种煎熬苦楚之后才会去珍惜平淡真实的可贵。或许当年汉朝的贰石将军李广利也因为这个心态才会在吐鲁番住扎的吧!的确,在他们经历过莫贺延绩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生死考验后,吐鲁番对他们而言就是生命的绿洲。当初的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取经时也差点丧命在此。如不是有罗布泊的青草甘池得以“身命重全”,或许中国的佛教东传记就要改写。所以李将军觉得热不可挡的吐鲁番是“气候宜人”,玄奘也会在火焰山卸下马鞍,去欣赏那火红似焰的美景。
吐鲁番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先苦后甜的地方。你可以去怨她的热,但却不能否认她就是有了这异乎寻常的热,才有了那咄咄逼人的美。在那炙热的后面,是千般的柔媚,万般的风情。唯勇者才能与她在汗与水之中缱卷缠绵,去享受那令人惊叹的快感。
火焰山是我遭遇激情的第一站。这座光秃秃的山看似平凡,却能迸发出难以抵挡的热量。我在美与热之间徘徊,也在汗与水之间淌佯。这种热情在到达交河古城时递升到最高点,但我仍然让自己坦荡在阳光之下,让它肆意的钻进我的每一寸肌肤。我无畏无惧没逃没躲,一生人能有那么一次接受如此高温的洗礼,不可谓是一种享受。是的。是享受,如果能把吐鲁番当作桑那房,那我们不就在享受特级桑那浴吗?记得一朋友老跟我说的一句话:“要学会自娱自乐!”人啊,就该有那么点阿Q精神,才会活的轻松自在,有滋有味。如果凡事执着,凡事认真,那我想吐鲁番人肯定痛苦不堪,早就死尽殆绝了,那有闲情建晾房,种葡萄,而我也不会在葡萄沟里偷得一两分凉爽。
呵,凉爽,久违了。在葡萄沟里的我很想让这份凉爽持续,更想享受那摘葡萄之乐。可那一串又一串的葡萄却是仅供远观,不能亵玩,只因未熟也!面对如此强烈的诱惑,我只好用酸葡萄心理来抑住我那难熬的心情。葡萄沟的葡萄是专为吐鲁番而生而成的,像是上天有意为吐鲁番人而做的弥补一样。是的,既然已经让他们承受如此的炎热,也应该让他们尝点甜头,所以汁多味美的吐鲁番葡萄是古往今来多少人想一尝而后快的佳品。就连征战前也不忘先来杯葡萄酿成的美酒,只要一杯下肚,哪怕战死沙场也不枉此生了。虽然最后王翰没能喝上这杯酒,可精神上乐观豁达的态度相信就是受了葡萄美酒的催化作用。不然,哪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供人吟诵呢?
挥别了葡萄沟,车子径直向坎儿井驶去。在吐鲁番游览是一个极端的享受。它既能让你挥汗如雨,又能适时的为你补充水分。这不,我们用毛巾吸了坎儿井的水再敷上早以晒得通红的脸庞的感觉,就如甘浆玉露没什么分别。人的情绪是很受天气影的,在如此高温下旅行确实很难拥有一副好心情。可我仍然抑住难受的感觉,在高温中持续前进!与长年累月生活在吐鲁番的人来说,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只需要在阳光底下“烤”一会儿就可以钻进空调车里让凉风驱散炎热。到达吐鲁番之前,我曾置疑过人如何在45度的高温下生活,就像爱斯基摩人能在零下六十几度的低温下生活一样。现在亲临红色基地之后我才明白,人的潜能真的是要到绝境时才能迸发出来的。所以吐鲁番人和爱斯基摩人都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而且似乎活得还不错。这自然是我的想当然而已,因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们快乐与否,实在不能单靠表面来断定的。可我只是一名匆匆的过客,能探究的问题根结太少了。所幸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所以这种驼鸟心态应该可以被原谅的。
让一切美丽不是很好吗?就像归程的时候在高速公路上看见的天山积雪那样,银装素裹的,迷人非常。虽然我们不知底下藏有多少污秽。
但愿一切都是美丽的。像葡萄沟里的葡萄,像坎儿井的水那样。。。。。。

甘南藏音

西藏是个遥远又神秘地方。因为遥远,所以向往;因为神秘,更想触摸。对一个旅行家而言,愈有挑战性的地方,就愈能激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这份激情才能坚持旅者的步伐,更何况进入西藏者都必须接受生与死的考验,不但会丰富旅程的多彩性,更能满足精神的需求--一颗想回归自然的心灵!
与入藏者相比较,我是少了一份艰辛,多了一份闲适,因为我的落脚处是俗称“小西藏”的甘南,只要坐在火车上沿着蜿蜒的盘山路入内即可,没有颠簸的路程,更没有唐古拉山的缺氧之苦。虽然绝对的生理折磨是免去了,但些许的考验还是存在的。晕眩,手足无力等高山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还好丝路上的种种锻炼早就练就了我的体能。所以很快就摆脱了生理的负累,马上朝着能给予我精神慰籍的方向出发--拉卜楞寺,一个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
其实我一直是宗教怀疑者。因为我不相信虚无的神能给予人类实在的慰籍。常常看见世人前仆后继的祭供神灵,为的仅是一些卑微的愿望时,我就不禁为世人惭愧,夜为众神喊累。把自己的一生托付于神,值得吗?把自己的幸福交托于命运,可信吗?人的一生当中,生老病死都是必须被动地去完成的过程,人唯一能采取主动的就是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连这唯一都失去了,那么生命的价值何在?人的自我又何在?可对藏族人而言,自我,尊严等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惟有神灵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拉不楞寺,我就看见虔诚的藏族人和喇嘛在不断的进行五体投地的顶膜。在连续的站立和趴下的动作中,我不晓得他们是否已经和神灵契合,抑或仅是想通过肉体的苦痛来寻求心灵的解脱而已?
“拜佛者是把心灵的包袱抛给菩萨后才换来一身的轻松。”
这是我的一位长辈在观察拜佛者的神态后下的判断,可谓细致入微。可藏族人该是个例外。他们不见得有包袱,哪怕他们再穷,再苦,物质生活再贫乏,可他们的精神却是最富裕的。沉重的经轮他们能轻松的转动,冗长晦涩的经文他们能琅琅上口。他们于佛绝对不是两个阶层的存在,而是浑然为一体的。其实藏族人一直都是与神最接近的民族,西藏是世界之屋脊,蓝天碧澄,雪山圣洁,圣湖灵逸,大自然对藏族人的恩宠是无以伦比的,所以他们也回报于他无可比拟的敬畏及信任。甘南虽然没有西藏的海拔高,可蓝天依然有白云在舞动,青山还有绿水来环绕。藏族人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都会坚持与神灵取得最直接的沟通。
这就是我佩服藏族人的地方。虽然一路上我被他们独有的酥油味弄得反胃,他们黝黑强壮的外表也让我畏惧。但每当我看到他们对佛的那一份诚意时,心里都会有所触动。于是我在掿大的拉不楞寺里穿梭了四个小时,为的就是找寻这份感动--我看见上百个喇嘛静坐在烟雾缭绕的佛堂里,个个显得既庄严又肃穆。这种在无形中散发出的有形的宗教力量,使人不得不折服在那巨大的感召中。那一刻,我激动不已;我看见喇嘛们在排演臧戏,咒语般的台词与跳跃的动作不断地击打着我的神经,活跃着我的细胞,使得理应听不懂看不懂的我,似乎也能代入其中,在藏音的带领下飞向那神秘的领域。。。。那一刻,我震惊不已!藏族人的外表十分之邋遢,这和他们洁净的内心成正比。有人把西藏比喻为人间最后的净土,而藏族人就是最圣洁的民族。可当他们走出西藏,奔向文明的时候,这种圣洁也一点一滴的被蚕食了。所以在拉不楞寺,我遇到了不少向我乞讨的藏族人,为的是我刚摄下他的“玉照”而其中竟然还有一名喇嘛,面对着精神文明渐被物质文明摧残的这一刻,我无言以对!
确实藏民族需要改革也需要发展。可脱下藏袍的他们也应该保有自然纯真的本性,而不是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迷失了自己,我在格桑花草原时受到一批藏族人的热情款待,他们是与现代挂钩的一群,言谈举止完全符合现代的标准,只是在不经意间才流露出原来桀骜不羁的本性!这是新时期的藏民族,也是我所欣赏的。毕竟改革开放的浪头迟早会翻越青藏高原,藏族人也必定会接受它的洗礼!作为一个海外华人,我衷心的希望中国能繁荣富强,但作为一名游人,我又相当“自私”地希望传统的东西保留的完完整整的,因为只有民族的东西才会是世界的。只有藏民族能永远保有纯真的个性,天籁般的藏音就不会成为绝响!
甘南,希望你和青藏高原一样,永远有藏音在回荡。。。。。。。。。。。。


共结炳灵缘

路不仅是经商路,也是条禪道。中国的四大石窟中,丝路就占其二。甘肃北有莫高,南有麦积,南北沿线里的石窟更是星罗棋布。
这是一幅独特的佛教风景线。
所以,走上丝路,就是与佛家结缘的开始。佛家讲缘,信缘,份由缘起,缘起则不灭,只看你是否愿意去掌控它,抑或任由它从指缝中溜走。我走丝路,是主动成为佛家的有缘人,从南到北一路走来,多多少少頡取一些佛的灵性,聆听了佛的真谛。
炳灵寺是与我结缘的第三座石窟,未必是最精美的一座,但却是最特别的一座。它坐落在刘家峡大坝里,陆路尚未开通,想要欣赏它奇峻的英姿,惟有通过水路,缘河而上。可我匆匆地从甘南赶到刘家峡时,已经错过了最后一艘开往炳灵寺的大船。如果我随缘的话,只需回旅馆即可,偏生我就是爱强求,不到关键时刻不放弃的人。也幸亏如此,不然,我就无法结识这拨朋友了。不是有句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吗?虽然这份修行是我以80元钱再附以一艘乘风破浪的快艇追逐而来的,但毕竟是主动去掌控了缘分。因为我相信“缘”并不是由冥冥来主宰,而应由自己去创造的。当我由快艇跨进大船的一刹那,缘已结下,友谊的花朵也开始绽放,而且还开得花团锦簇。因为撒下的种子来自五湖四海,韩国,台湾,中国广东,安徽,陕西,再加上我这个马来西亚人,共同组成“联合国”大花园,欢声笑语点缀着碧湖蓝天!尤其更玄的是,其中一位还是我的朋友的契兄,在两年前我游西安的时曾有过一面之缘,只因时间仓促未来得及深交,诚属遗憾!不意竟在烟波浩渺的湖上相遇。我还记得当年曾问他借了十元钱未还,此次的巧遇,可能也是催债吧!?这不就应验了佛家的“前因后果”之说吗?
我们一伙人就这样成了同舟共济的好朋友,把臂共赏美景!炳灵寺因为地处天险,虽然颇有名气却也未见络绎不绝的游客。也幸得如此,它才得以保留其完整性。人文景观往往就是如此矛盾,既有先天的优越条件不能独享,又怕公开游览会禁不起折腾。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价格方面下功夫。其他的倒也罢了,只要是暴露在阳光底下的,只需购一张门票即可随便游览。可如果是属于“重点保护”的石窟,则非天价莫进!这就令好些有心瞻仰真貌的游客望而却步了。其实用一定的代价去穿越历史的烟云和感受一个伟大的艺术是必须的。只是我们常说艺术是无价的,那看一眼就须450元的窟  是如何界定的呢?这些所谓的“专家窟”,里头藏有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的石雕,泥塑和壁画,确实非专家难以鉴赏。可前人开凿炳灵寺于这高峡平湖上的时候,应该不会偏重于它的艺术价值,而只是为了求得神灵保佑或答谢神恩而已。孰不知几百几千年之后,这些几近残破的佛像都象镀了金似的,身价爆涨!我不禁联想到毕加索,这个生前作品无人问津,身后却抢购者众的天才画家。原来艺术真的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乎?哀哉!
其实相较与石窟艺术,我更心醉于山河之间。炳灵寺的两岸山奇峰险,怪石磷峋,是难得一见的奇景。而在群山簇拥之中,有两处紧紧相连的奇峰,直刺苍穹,这就是著名的姊妹峰。它拔地而起,峰长千仞,外表极其险峻,却取了个如此柔情的名字,更增添几许遐想!来自广东的友人说刘家峡的景緻与桂林极其相像,并戏言我可省下下桂林的旅费了。我不置可否,因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在个性上出现差异,更何况中国地大物博,哪怕是地处偏僻,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会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刘家峡和桂林绝对各有各的精彩!
这就是造物主的神奇!
我们一行9个人就在这只神奇之手的带领下遨游在云峰灵逸的境界中。身边是烟云霞绕,远处是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斯美景,又能携良友而行,我不禁也学李白吟诵一番:“‘刘家峡’水深千尺,不及‘炳灵’送我情!”的确,这种它乡遇故知的乐事,真不是俯拾即得的。如果不是炳灵寺,我们9个人还散落在茫茫人海中,怎么能拾得如此福缘呢?
所以,我们惜缘。
临走前,我们很有默契的在千仞险峰前留下永恒的纪念,不仅留在照片上,也留在心上!

崆峒侠情

何谓侠?侠者,急人之威也;侠者,虽千万人亦往矣也;侠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是为侠,揭竿而起的陈涉吴广更为侠。现代武侠的最佳代言人金庸更是对侠下了个极简练的概括: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可今之侠士几近绝迹,于是有人终日沉醉在武侠小说的虚拟世界里,过一把飞天遁地的侠客瘾。有人索性崇拜那些墨镜风衣三件套,抡着双枪耍有型的黑社会份子。因为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无怪乎青少年趋之若骛了。
这就是侠的变形体了。结党群殴结束了刀光剑影,侠情的天地也似乎成为乌托邦,只待有心人去找寻它!于是我开始了寻访名山大川的旅程。因为自古侠士都爱名山,侠因山而潇洒,山因侠而飘逸。故我登泰山,与孔子共享小天下的滋味;攀华山,论剑于绝壁天险中;越嵩山,九曲十八弯中见少林;访武当,太极乾坤问三丰!而甘肃平凉的崆峒山,早已列为重点寻访的对象,希冀在里头能截获武影侠踪!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西部,雄锯西北,东看五岳,南齐关山,凌空而立,自古就有西镇祁山,西来第一山的美誉。更何况它屡获帝王将相的青睐,比如始祖黄帝就曾登临过崆峒山,迄今在山里尚留有“黄帝登临处”一景。而在崆峒山周围地区而是伏羲,炎帝,轩辕诞生,崛起或是演义的地方。这独特的一页足以让崆峒山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俯瞰群山,傲视五岳!可说实在的,论险峻,它比不上一步一惊心的华山;论雄伟,它没有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论清幽,武当南岩更让人流连忘返。崆峒山似乎要成为一个遗憾了。可走着逛着,却也发现另有一番趣味。这种趣味来自它的原始气息。崆峒山的树木不像其它名山一样码放整齐,而是呈现一种参差不齐的零乱美;它的景点也未多加修葺,更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缺陷美。我一向偏爱自然,在武当山的时候就曾严词拒绝过筹募的人们,为的就是避免那些令我心驰神往的断壁残垣成为金碧辉煌的宫殿。因为换装并不代表能抹去沉淀的历史,比如圆明园,它的废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可近年来重建的呼声此起彼落。可重建又如何,王孙贵胄已化尘土。重建又如何?八国联军还是个耻辱。既然如此,何不顺水推舟,就让它保持原汁原味呢?
崆峒山在这一方面深得我心。我自在的在绿涛中徜徉,一路轻快的步伐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一位与我多次碰面的老伯索性问我:“姑娘,让你怎么走得那么快?赶时间吗?”老伯还说方才才看见我在山前出现,可一转眼我有在山后转悠了。我不禁莞尔,真想告诉他因为我征服过险峻的华山,所以崆峒山再陡峭也难不倒我,更何况它是四平八稳的山路?可话到嘴边又因燕了下去。因为大抵本地人都会有本土情意结,在发展较为缓慢的平凉市里,崆峒山是唯一能让他们引以自豪的地方。在他们的心目中,隔邻天水市的麦积山虽贵为中国四大名窟之一,可还不及崆峒山的一二,更何况前两天才刚成功举行的崆峒武术大赛,使平凉人的本土自豪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任何“诋毁”崆峒山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故,我很委婉的回答:“因为我想去通天桥!”
通天桥飞架在两座山头之间,凌空而立,桥山风光收尽,桥下却临万丈深渊,是崆峒最具“侠气”的地方,让人浮想联翩。可现代化的外形却与崆峒原始的气质极不相称。还好山下如镜的水库重譜神韵。山有水则秀,阳刚的崆峒也罢也因水而尽显柔美之态,这也是它美的极致了。崆峒山,确实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完美,也不能一了我的侠客梦。可当我下山之后,回头见到郁郁葱葱的它正婆娑起舞,像是与我挥手道别时,我就释然了。
“何必着重结果呢?最重要的是过程。”我暗道。
人往往在爬到顶峰之后才会发现沿途风光才是最美的。故。离开崆峒山时,挾清风拌我行,无怨无悔!
潇洒豁达也是侠的一种体现,不是吗?


脉脉天水

古人想象力之丰富,恐怕会让今人自叹弗如。他们能在混沌中造出一个盘古来开天辟地,让天地得以从混沌中诞生。继而再造出个女娲化万物,使天地人物成为一个整体。这些仅是个传说,但传说往往是最美丽的,于是中华民族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可是最后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地位被伏羲取而代之。这种“取代”其实是代表着父系制取代了母系制的开始,有历史学家考证,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场残酷的斗争。最后以伏羲为代表的男性成为征服了女娲和占有了所有的女性,继而堂而皇之的入主始祖殿堂,成为炎黄子孙共同敬仰的仙祖了。
男女的不平等,原来在远古以前就已经拉开帷幕。如此说来,现代女性实在没必要为遭受的不公平而愤愤不平。因为如果连伟大的女娲都能嚥下这口气的话,那我们还争些什么呢?这个想法实在阿Q得很,但更多的是无奈!
我就是带着这些许无奈踱步在千古伏羲庙里,伏羲庙是中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宏伟,保存得最完整的伏羲氏礼祭庙宇,位于祂的故乡天水市。天水也因这个地缘关系,一跃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地之一,每年都会迎来无数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无形中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天水人愈发崇敬伏羲,就连庙里的64株古柏,都被传说成伏羲按先天64卦方位排列种成的,而且还具有驱邪治病的功能呢。遗憾的是现在只剩37株,不知道治病的效果会不会也跟着减半?当然这也是道听途说而已,信不信由你了。因为成神成仙者都会自动地罩上神气的光环,来渲染祂的无边法力。这当然非伏羲所愿了。因为在殿里叙述伏羲生平的连环画里,伏羲表现得和其他凡人一样,同样也需要劳作,也需要吃喝拉撒睡。唯一不同的是祂过人的天资和天生的领导能力才让祂在族人中显得出类拔萃!伏羲发明了许多惠及众生的物品,看看清单所列的种种发明品,其成就几可与爱迪生并列!只不过爱迪生是“人”而伏羲“神”,人神悬殊,不能相提并论,所以爱迪生成为世人景仰的“发明之父”,而伏羲只能活在神话世界里!
我相信伟大如伏羲肯定也不屑于这种肯定。我突然间置疑那些史学家的论证了,会不会正因为伏羲的伟大贡献,女娲才自动地退位让贤的呢?毕竟斗争之类的猜测,也是他们的一家之言罢了。有能者并不分性别的,伏羲能居之,是经过祂的不懈努力,并不因为他是个男的,对不?故我郁闷的心结终于打开,带着轻松的心情离开了伏羲庙,在天水友人朱秦的陪伴下,奔赴另一个景点-麦积山
在丝路开凿石窟的人肯定是拥有大智慧的智者。因为石窟都会据天地灵气而建。瞧,莫高窟背依大漠请泉吞吐日月精华,炳灵寺据黄河天险扼群山咽喉,榆林窟则在祁连山里仰望宇宙苍穹!远以为这已经是极限了,那知平地再冒起了个秃兀挺拔的麦积山,傲视群峰!麦积山石窟开凿在山峰南面的悬崖绝壁之间,要想赏其英姿,需沿天梯而上。朱秦因畏高而放弃了与我同探佛教奥秘的机会。我只好只身登上这走过“千年坎坷”石窟。说它千年,是因为它自后秦时期就开始开凿。到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麦积山即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其中的佛窟修建工作,由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从未间断。说它坎坷,是因为这座石窟曾在公元734年遭遇地震,山势也因而化为两崖,损坏了不少珍贵文物。还好幸存下来的也不少,不然它也不会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山西云岗石窟并列!也不会让我有机会瞻仰如此的鬼斧神工了。但我仍然觉得意猶尽,因为我尚未能亲睹“麦积烟云”的真貌,听说在烟雾缭绕中的麦积山会让人仿若身处仙境,态拟神仙的感觉,可惜灿烂的阳光粉碎了我最后的梦想。因为天水是我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难道就这么个小小的愿望也不能实现吗?
临上回北京的火车前,朱秦突然捉挾的说:“看不到也好,下次再来吧!”哦,是的,重游丝绸之路的念头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转悠。因为短短的21天并不足以让我完全领略它的风采。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会再次偝上行囊,重投它苍茫的怀抱中!
再见,天水。
再见,吾爱,丝绸之路。

作者:tchannie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paton(paton) 2006年4月25日 11点24分 评分:10
因为要去甘南,所以只捡了甘南的部分看!有旅游者的地方就有所谓的现代文明,我不知道也不愿去想这些地方的未来!只能祈祷这些地方的原始文明能继续下去!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2009年国庆甘肃全境游攻略(甘南、敦煌、嘉峪关、张掖)
我的甘南行(一)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九): 刘家峡、炳灵寺石窟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八): 敦煌三日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六):嘉峪关小记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五):张掖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