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甘肃敦煌莫高窟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 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景点
第二三七窟 第三六五窟 第一五八窟 第一三零窟
第一七二窟 第四四六窟 第四四五窟 第一九四窟
第八五窟 第十六窟 第六一窟 第四五四窟
第一五二窟 第九九窟 第九八窟 第十七窟
第一九六窟 第一五六窟 第三二零窟 第七九窟
第四二八窟 第二四四窟 第三零五窟 第二九六窟
第二四九窟 第二四六窟 第二五七窟 第二五四窟
第四二零窟 第四二七窟 第三二三窟 第三九零窟
第三三五窟 第三二九窟 第三二八窟 第四二三窟
第二零二窟 第九六窟 第二七五窟

甘肃莫高窟第329窟
02357甘肃莫高窟第85窟
第四二零窟
须达太子本生
莫高窟第152窟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特写
0826敦煌第98窟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qyss886(清逸三少) 2005年10月13日 12点52分 评分:10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I)(III) (IV) (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这里也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美文化体系都戏剧性地在这里交流与融汇。
  莫高窟洞窟开凿在南北长约1700米,高约15到30米的崖石上,现存洞窟735个,包括最初发现的492个,和近年来新发现的243个。这些洞窟按分布自然形成南北两区,南区长约1000米,北区长约700米,有壁画4到5万平方米,彩塑近2500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闻名于世的藏经阁位于南区西端第17窟。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是佛教从西域传入内地后的产物,其续建和重建前后绵延了千余年。在隋、唐前期,进入开凿的鼎盛时期,到宋朝时,西夏对莫高窟的建凿已远不如前代了,元代时仍有开凿,但莫高窟已逐渐走向荒废,变得鲜为人知了。到清康熙年间,莫高窟才逐渐又被世人注意。光绪二十年(1900),一名道士偶然间发现藏经洞,内有文书、经文、文物4万余件,成为20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最有价值的发现。后莫高窟屡遭各国冒险家的掠夺,文物大量流失,直至1943年其归为国有,设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才开始对莫高窟进行保护和研究。
  莫高窟的精华是彩塑和壁画。彩塑表现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佛、菩萨、力士、天王等佛教尊像,大的佛像高达30多米,小的只有十几厘米。壁画表现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佛教尊像画、佛传故事画、佛教因缘故事画、供养人物画等和部分中国神话故事画。其中隋唐作品占作品总数的一半以上。石窟内容的主题是佛教,但是它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社会生活,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全书。中国古代艺术的主流石佛教艺术。佛教传播的必然产物石佛教造像和壁画。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许多佛教艺术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了。莫高窟地处气候干燥的西北沙漠,衰落后人迹罕至,所以彩塑和壁画得以完好保存,使我们可以了解占据中国古代艺术主流的佛教艺术的辉煌,一睹别处业已消失的佛教艺术鼎盛时期的辉煌杰作。这也是莫高窟在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莫高窟是中华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文章来源:历史风云网 文章录入:无路可逃 责任编辑:无路可逃
 
→回复
qyss886(清逸三少) 2005年10月13日 13点01分 评分:10
敦煌莫高窟(二)
莫高窟的彩塑多属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盘事迹的造像。因为莫高窟的岩质疏松,无法进行雕刻,工匠们用的是泥塑。唐朝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来,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为珍贵难得。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表现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供养人画像,即开窟造像功德主的肖像,这是一部肖像史。

另外还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世间万象,林林总总。

西文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回复
qyss886(清逸三少) 2005年10月13日 13点03分 评分:10
敦煌莫高窟(三)
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璨烂的时代,外来的艺术与中国的民族艺术水乳交融,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那雄伟浑厚高达十几米的巨大佛像;灵巧精致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萨;场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经变;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单幅人物画无都使人印象深刻。

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她既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象古代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中国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优美轻捷的女性身躯漫天飞舞。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

在古代,莫高窟是人们寄托精神和感情的神秘境界,至元朝,这里一直香火不断。明、清以来,逐渐冷落,鲜为人知。到1900年的某一天,负责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清扫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这一偶然,竟成为二十世纪世界考古学的一项重大发现。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在中亚活动的探险家闻风而至,一批又一批的雕塑、壁画和数以万计的文书被盗往海外,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都有了藏经洞的遗书和敦煌文物,随之世界上形成了以敦煌石窟、敦煌藏经洞遗书和丝路历史三部分组成的“敦煌学”。

中国从四十年代起成立了莫高窟的学术研究和保护机构;六十年代对石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八十年代开始,莫高窟进入了现代科学保护时期。


 
→回复
yuki-g(小云) 2005年11月11日 17点05分 评分:0
莫高窟内禁止拍照;阴雨天洞窟不开放;参观时最好带手电筒(景区外也可租到);参观时间最好选在清晨(因为有参观人数的限制,而且早上光线较好);非专业人士在进洞之前最好读一本关于莫高窟的介绍,否则很难看明白壁画的玄妙。
 
→回复
mysh807(清都山水郎) 2005年12月23日 15点01分 评分:10
1、交通:在市区没有只达莫高窟的车,包车大约在80—100元。
2、开放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6时。
3、门票:100元,有学生票,60岁老年人凭身份证半价,65岁以上的老人全免,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中小学生凭学生证门票全免,现役军人在建军节凭军官证或士兵证、教师在教师节凭教师证全免。

游览莫高窟时以20—25人为一组,必须由院内专职导游人员带领洞窟参观、讲解,每组游客可进洞窟10个以及藏经洞陈列馆和文物陈列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洞窟里不能随便拍照。现在政府对莫高窟以保护为主,研究、参观为辅,是看一眼少一眼的瑰宝。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6日 11点46分 评分:10
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现将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和时代特点概述如下:

  一、敦煌飞天的名称由来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经疏〉中云:“外国呼神亦为天。”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 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去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莫高窟西魏时已出现了持乐歌舞的飞天。隋代以后,乾闼婆和紧那罗混为一体,已无法分辩了。只是音乐界、舞蹈界写文章时,为了把他们和乐伎加以区别,把早期天宫奏乐的乾闼婆定名为天宫乐伎,把后来合为一体、持乐歌舞的飞天定名为飞天伎乐。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敦煌飞天的时代特点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1、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由于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处于摹仿阶段,运笔豪放,大胆着色,显得粗犷朴拙。 莫高窟现存北凉石窟只有三个。最具有北凉风格特点的飞天,是第275窟北壁本微故事画主体人物上方的几身飞天灾几身飞天,头有圆光,戴印度五珠宝冠,或头束圆髻,上体半裸,身体呈“U”字形,双脚上翘,或分手,或合手,有凌空飞行的姿式,但这种飞行的姿式显得十分笨拙,有下落之感。“U”字型的身躯也显得直硬,尚不圆润,微弯,还有印度石雕飞天姿态的遗迹。 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不仅画在窟顶平棋、窟顶藻井、故事画、佛龛上面,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北魏的飞天形象,有的洞窟大体上还保留着西域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艉,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最具有北魏风格的飞天,是画在第254窟北壁的《尸屁王本生》故事画上方的两身飞天和第260窟北壁后部说法图上方的两身飞天。这四身飞天的突出特点是: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脸型修长,因变色原因,成为白鼻梁,白眼圈,为小字脸。上体半裸,腿部修长,成大开口“U”字形。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虽然飞天的肉体与飘带已变色,但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的飞势动态有力,姿式自如优美。 2、创新时期。从西魏到隋代(公元535--618年),大约8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壁的飞天。 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 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间神的乾闼婆,散花飞天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歌舞神的紧那罗,天宫伎乐,冲出了天空围栏,亦飞翔于天空。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其代表作品如第249窟西壁佛龛内上方的四身伎乐飞天。 中原式飞天,是东阳王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创的一种飞天。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教飞天相融合的飞天: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宣传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2窟南壁上层的十二身飞天。这十二身飞天,头束双髻,上体裸露,腰系长裙 ,肩披彩带,身材修长,成大开口横弓字形,逆风飞翔,分别演奏腰鼓、拍板、长笛、横箫、芦笙、琵琶、阮弦、箜篌等乐器。四周天花旋转 ,云气飘流,衬托着飞天迎风而飞翔,身轻如燕,互相照应,自由欢乐,漫游太空。。

  北周是鲜卑族在大西北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虽然统治时期较短(公元557--581年),但在莫高窟营建了许多洞窟。鲜卑族统治者崇信佛教,且通好西域,因而莫高窟再度出现了西域式飞天,这种新出的飞天具有龟兹、克孜尔等石窟飞天的风格,脸圆、体壮、腿短,头圆光,戴印度宝冠,上体裸露,丰乳圆脐,腰系长裙,肩绕巾带。最突出的是面部和躯体采用凹凸晕染法,现因变色,出现了五白:白棱、白鼻梁、白眼眶、白下巴。飞行姿态成敞口“U”字型,身躯短壮,动态朴拙,几乎又回到了莫高窟北凉时期飞天的绘画风格特点。但形象却比北凉时期丰富得多,出现了不少伎乐飞天。 最具有北周风格的飞天,是第290窟和第428窟中的飞天。这两个窟中的飞天。体态健壮,脸形丰圆,头有圆光,戴印度宝冠,五官具有五白特点,上体裸露,腰系长裙,肩绕巾带,躯体用浓厚有凹凸晕染,现因变色丰乳圆脐更为突出。第428窟中的伎乐天飞,造型丰富,或弹琵琶,或弹箜篌,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形象生动,姿态优美。尤其是南壁西侧的一身飞天,双手持竖笛,双脚倒踢紫金冠,长带从身下飘飞,四周天花飘落,其飞行姿态,像一只轻捷的燕子俯冲而下。 隋代是莫高窟绘画飞天最多的一个时代,也是莫高窟飞天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一个时代。隋代的飞天除了画在北朝时期飞天的位置,主要画在窟顶藻井四周、窟内上层四周和西壁佛龛内外两侧,多以群体出现,隋代飞天的风格,可以总结为四个不一样。 区域特点不一样。在隋代洞窟里,既有西域式飞天,也有中原式飞天,更锪 是中西合壁式的今天。

  脸型身材不一样,脸型有丰圆型,也有清秀型;身材有健壮型,也有修长型。但大多数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肢柔细,绰约多姿。 衣冠服饰不一样,有上身半裸的,也有着像章支的;有穿无袖短裙的,也有穿宽袖长裙的;有头戴宝冠的,也有头束发髻的,还有秃发僧人式的飞天。 飞行姿态不一样,有上飞的,也有下飞的,有顺风横飞的,也有逆风横飞的,有单飞的,也有群飞的,但飞行的姿态已不呈“U”字型,身体比较自由舒展。 从总体上说,隋代飞天是处在交流、融合、探索、创新的时期。总趋势是向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为唐代飞天完全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最具有隋代风格的飞天,是第427窟和第404窟的飞天。 第427窟是隋代的大型洞窟之一。亦是隋代画飞天最多的洞窟,此窟四壁上沿天宫栏墙之上飞天绕窟一周,共计108身。这108身飞天,皆头戴宝冠,上体半裸,项饰璎珞,手带环镯,腰系长裙,肩绕彩带,多有西域飞天的形旬、服饰的遗风。肤色虽已变黑,形象仍十分清晰,有的双手合十,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捧花盘,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手持箜篌、琵琶、横笛、竖琴等乐器,朝着一个方向绕窟飞翔。其姿态多样,体态轻盈,飘曳的长裙,飞舞的彩带,迎风舒卷。飞天四周,流云飘飞,落花飞旋,动感强烈,富有生气。 第404窟是隋代中后期的一个中型洞窟,窟内四壁上沿画天宫栏墙,栏墙上飞天绕窟一周。如同第427窟的飞天一样,姿态各异,有的手持莲花,有的手托花盘,有的扬手散花,有的手持各种乐器,朝着一个方向逆风飞翔,体态轻盈,姿势优美。但在首饰服饰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头无圆光,不戴宝冠,有的束桃型仙人髻,有的束双环仙人髻,有的束仙童髻,脸为蛋形,眉清目稻,身材修长,衣裙轻软,巾带宽长。衣饰、面容、身态如同唐代初期的飞天,已经安全中国化。 3、鼎盛时期。从初到晚唐(公元618--970年),贯穿整个唐代,大约300年。 敦煌飞天是在本民族传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飞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飞天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从十六国起,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五个朝代,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敦煌飞天中外、东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历程。到了唐代,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 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经变画最多的朝代,窟内的四壁几乎都被大型经变画占领。飞天亦主要画在大型经变画之中。在题材上,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画中的佛陀说法场面,散花、歌舞、礼赞作供养;另一方面表现大型经变一中佛国天界---“西方净土”、“东方净土”等极乐世界的欢乐。飞天飞绕在佛陀的头顶,或飞翔在极乐世界的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飘曳的衣裙 ,飞卷的舞带,真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仙女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描写的诗情画意。 敦煌研究院的坟家们把敦煌石窟的唐代艺术,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把这四个阶段又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盛唐为前期,即唐王朝直接统治敦煌地区埋藏(公元618--781年);中、晚唐为后期,即吐番族占敦煌地区,和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管辖敦煌地区时期(公元781--907年)。 艺术风格最能体现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最具有唐代前期风格中特点的飞天,是画在初唐第321窟的双飞天,和盛唐第320窟中的四飞天。

  第321窟西壁佛龛两侧各画两身双飞天。这两身悄天,飞翔姿态十分优美,尽管飞天的面容、肉体虽已变成降黑色,但眉目轮廓、肉体姿态、衣裙彩带的线条十分清晰:身材修,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第320窟的四飞天画在南壁《西方净土变》中阿弥陀佛头顶华盖的上方。每侧两身,以对称的形式,围绕华盖,互相追逐:一个在前,扬手散花,反身回顾,举臂紧追。前呼后应,表现出一种既奋发进取,又又表现出自由轻松的精神境力量和飞行之美。飞天的四周,彩云飘浮,香花纷落,既表现飞天向佛陀作供养,又表现佛国天堂的自由欢乐。飞天的肉体虽已变黑,面容不清,但整体形象清晰,身材修长,姿态轻盈,人体比例准确,线描流畅有力,色彩艳丽丰富,是唐代飞天代表作之一。 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前期时那种右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了。有艺术造型上,衣饰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神态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画在中唐第158窟西壁大型《涅磐经变》图上方的几身飞天,这几身飞天围绕《涅磐经变》图上层的菩提树宝盖飞翔,有的捧着花盘,有的捧着璎珞,有的手擎香炉,有的吹奏羌笛,有的扬手散花,向佛陀供供养。但神情平静,并无欢乐之感,在庄严穆的表情中透露出忧伤悲哀的神情,体现出了一种“天人共悲”的宗教境界,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后期国力衰败、国人忧思和当时吐蕃族统治敦煌地区时官司民向神佛乞愿回归大唐的情绪。 这几身悄天中,位于宝盖北侧一身,姿态神情表现最为传神。其飞行姿态,昂首挺胸,手捧璎珞,双腿后扬,围绕宝盖,由上而下,轻轻飘落,背上长带飞舞,胸下彩去飘旋。衣饰淡雅,肉体仅用线描,眉目清秀,神情庄严,略带忧思。飞行姿态已无唐代前期那样激奋轻盈,显得有些沉重。 4、衰落时期。从五代至元代,包括五代、宋代、西夏、元代四个朝代(公元907--1368年),大约460余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唐代余绪,徒刑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已无隋代时创新多变,唐代时的进取奋发精神。飞天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点虽有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推动了原有的艺术生命。现将这四个朝代的飞天风格简述如下: 五代和北宋是河西归义军曹氏政权管辖敦煌地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飞天继承唐代余风,但无创新之作,且飞动有亏,不复生气,完全推动了唐代飞天生气欢快的基调。但曹氏政权崇信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新建和重修了大量洞窟,并且建有画院,聘用了一些当时著名的画匠继承仿仿唐代风格特点,在榆林窟和莫高窟也留下了一些上乘的飞天之作。其代表作品是榆林窟第16窟和莫高窟第327窟中的飞天。 榆林窟16窟是五代早期的一个洞窟,窟内所画的飞天,虽然没有唐代飞天的生动活泼,俏丽轻参加者,有此匠气,但装饰性十分好。例如此窟中一身弹古筝和一身弹箜篌的飞天,画得很完美,两身飞天皆头束发髻,弯眉大眼,直鼻小唇,脸形丰圆,耳垂环孬,半裸上体,胸饰璎珞,臂饰镯钏,腰系长裙,赤脚外露 ,双手娴熟悉地弹拨琴弦,姿态优雅。其最大的特点是飞舞的巾带经身体长三倍,飞舞的巾带中间有飘旋的在花朵,飞舞的巾带下面有彩云流转 ,飞天好似逆风翱翔在彩去上,整个画面对称均等,装饰性很强。

  
第327窟是莫高窟宋代晚期的一个洞窟,窟顶四披下沿画飞天一周,有的捧花,有的奏乐,为佛陀作供养。其东坡北侧的两身飞天,形象姿态较为完美。两身飞天皆束发髻,戴珠冠,赤裸上身,项饰璎珞,臂饰宝钏,面容丰满,眉目清秀。一身手捧花盘,一身手凤首箜篌,在天宫栏墙上盛开字形,逆风飞翔,衣裙飘曳,长带飞舞,飞天身上,鲜花纷落,飞天身下,彩云飞旋,虽无唐代飞天的气势,但其飞行动态也很生动,可以说是宋代飞天的代表作品。 西夏是党项言辞在大西北建立的一个少数世族政权。莫高窟西夏时期的飞天,一部分 洞袭宋代的风格,一部分具有西夏独特的风格。最大的特点是把西夏党项族人物风貌和民俗特点融入了飞天的形象。脸形长圆,两腮外鼓,深目尖鼻 ,身体健壮,身穿皮衣,多饰珠珠,世俗性很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第97窟中的童子飞天。此窟西壁佛龛内侧,各画一身童子散花飞天,形象、姿态、衣服相同:头顶秃发,两侧梳小辫,圆脸细眉,眼角上翘,厚唇鼓腮,赤膊光腿,肌肉丰满,体格健壮。臂饰珠镯宝钏,腰系兽皮肚围,脚空短筒皮靴。一手持莲花,一手持花盘,一腿弯曲,一腿上扬,由上而下飞行。背上彩带飞舞,飞动气势不强。这两身飞天已无早期无天----佛 国乐神和歌神的神态,也无唐代飞天婀娜多姿的风韵。如果抹去臂上的巾带,有下的彩云,完全是一位党项族打扮的男童。从人物形象、发式、衣饰上看,都表现出了西夏党族的特点和生活风格。 元代时蒙古族统治敦煌地区,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营建重修的洞窟都很少。元代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汉密。藏传密宗艺术中无飞天,汉传密宗艺术中现存的飞天也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画在第3窟南壁和北壁《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图上方两角的四身飞天,北壁《观音经变》图上方两身飞天造型较为完美。这两身飞天相向对称,形象、姿态、衣饰基本相似,头梳锥髻、戴珠冠,脸形丰圆,长眉秀眼,上体半裸,项饰璎珞,臂饰宝钏,一手托莲化,一手执莲枝负在戾上,乘黄色卷云从空而降,衣裙巾带很短,身体沉重,飞动感不强。已无佛教飞天的姿态风貌,而像是两位乘云飞行的道教仙童。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飞天在人间》一文中所说:“她们并未随着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中(商标、广告),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6日 11点59分 评分:10
敦煌菩萨



  敦煌石窟佛教尊像中,菩萨的容貌姿态是最优美、最丰富、最动人的,菩萨像展示了东方女性美的魅力,她的塑像被世人称为“东方维纳斯”,她的画像被世人称为“东方圣母”。

  敦煌石窟中,几乎窟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说法图和经变画中都绘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洞窟中四壁都绘小菩萨,还有许多单幅的菩萨画像。敦煌石窟中有上千幅的说法图和经变画,仅经变画中的菩萨像,就会数在万计,是世界上保存菩萨画像最多的佛教石窟。为了使经变画。为了使读者对敦煌菩萨画像有所了解,现将菩萨的名称、分类、衍变,以及敦煌菩萨画像的时代特点概述如下:
  一、菩萨的名称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土垂)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土垂)”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
  敦煌石窟中有历时十个朝代,一千余年,数以万计的各种菩萨彩塑和画像,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东南亚、西域和中国中原菩萨的风格特点,因此,研究者们把敦煌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
  二、菩萨的分类
  按照佛教的修行层次,菩萨分为胁待菩萨和供养菩萨。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无数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因此,佛国世界里的胁侍菩萨有多少,谁也说不清,谁也无法计算。在石窟壁画中经常画的是“八大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势至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还有弥勒菩萨和地藏菩萨。这些都是佛经上有名的菩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萨画在佛的身旁,也称为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画像和佛陀画像一样,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势至菩萨手持莲花,天冠中有宝瓶。文殊菩萨手持宝剑,身乘青色雄狮。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或经卷,身乘六牙白身。地藏菩萨手持如意宝珠和锡杖,身披袈裟,头戴毗卢冠,为僧人像。
  供养菩萨,中修行层次低于胁侍菩萨,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佛教里把供养分为三种:一是利供养,即香花、香火、灯明、饮食、资财的供养。二是敬供养,即礼敬、朝拜、赞美、歌颂的供养。三是行供养,即警奉三宝,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养。又称为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供养菩萨实际上为佛陀和宣扬佛法服务的菩萨。常画在佛座下面或胁侍菩萨、佛弟子的两边。姿式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众多。如奏乐菩萨、歌舞菩萨、献花菩萨、敬香菩萨、燃灯菩萨、跪拜菩萨、持经菩萨、赴会菩萨、听法菩萨、思维菩萨,禅定菩萨等都可以说是供养菩萨。供养菩萨不像胁侍菩萨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规定,画家们可以任意创造,所以供养菩萨的形态比胁侍菩萨多,数量也比胁侍菩萨大。
按佛教的宗派划分,菩萨又分为显宗菩萨和密宗菩萨。
  显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亦称正菩萨,与常人相同,一首二臂,法相庄严,面容慈悲,姿态优美。如八大胁侍菩萨和各种姿态的供养菩萨。
密宗菩萨是依照显宗教义和仪轨所画的菩萨像。此类菩萨与常人相异,多首、多臂、多目。如领先臂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千手千钵文殊、不空绢索观音,如意轮观音等。在密宗菩萨中,又分为汉传密宗菩萨和藏传密宗菩萨。汉传密宗菩萨的法相同显宗正菩萨相似,只是多首、多臂、多目,面容慈悲,姿态优美。而藏传密宗菩萨与汉传菩萨形象差异很大,不仅多臂、多首、多目,有的菩萨面目狰狞,阴森可怕。
  敦煌石窟中显宗菩萨画像数量最多,初唐时才有密宗菩萨,数量很少。元代时才有藏传密宗菩萨,只有第465窟一个洞窟中绘有藏传密宗菩萨。
  在各种菩萨像中,观音菩萨的种类最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遵照佛教显宗仪规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法相庄严的显宗观音。
  第二类是遵照佛教密宗仪规所绘的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种法哭的密宗观音。
  第三类是不遵守佛教仪规,由画家根据人们的意愿希求,自创风格,任意描绘,任意题名的观音。如水月观音、白衣观音、宝相观音、施财观间、烽珠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鱼蓝观音、杨枝观音等。这类型观音形象众多,民间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之说。
  上述三类观音,在敦煌石窟擘画中都有画像,前两类数量多,后一类数量少。
  三、菩萨的衍变
  观音菩萨是一位最中国民俗大众敬仰的菩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甚至超过了对佛陀的敬仰。在佛教各种画像和造像中,观音菩萨和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搞清了观音菩萨的衍变过程,也就明白了所有菩萨的衍变。
  现在人们看到的观音菩萨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的“东方圣母”,可人们并不知道,观音菩萨原业是畜不是人。观音菩萨由畜变人,由大丈夫变成一位东方美妇,有一个漫长的衍变过程。根据徐静波先生《观世音菩萨考述》一文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考证: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教的古经曲《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观世音”。  不过,那时的观音并非丈无身,也非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它作为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着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关心盲者双目复明,恙疾缠身者康复,肢躯残缺者健全,不育女性生子,公牛产乳,枯木开花。“观世音”在当时受到古印度臣民的普遍信仰和崇敬,在整个社会中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五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主张解放奴隶,姓无贵贱,众生平等。比婆罗门教完善进步。佛教逐渐影响了婆罗门教教徒,并使婆罗门教徒转信佛教。转信佛教的婆罗门教教徒一时难以改变他们所有的信仰,便把婆罗门教中的观世音带到了佛教之中,成了佛教中的一位善神。
  公元前三世纪时,佛教大乘教产生,佛教徒为了安抚众生之心,便将原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观世音正式吸收过来,成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萨,叫作“马头观世音”。那时的马头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还是一匹可爱的骏马。到了公元前后,佛教徒可能考虑到其他菩萨都是人身,而观世音是畜身,太不相配,便将“马头观音”改为人身。地是观音菩萨就由畜身变成了人身。
  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画有马头观音像,不过这身马头观世音已是面善心慈的菩萨,只是戴着一顶高大的马头头盔式宝冠。佛教密宗中有马头观音画像,是密宗胎世故界六观音之一。这可能是观音由马变人过程中的遗迹。
  佛教徒为使人们想念观音菩萨是人,不是畜,又给观音菩萨编造一份令人置信的“履历”,使观音菩萨完全“佛化”。众多佛经中便有了这样的说法:观音菩萨原是古印度转轮王无净念的大王子。《悲华经》中说:“有转轮圣王,名无净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为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第一王子发下宏愿,要解除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后来转轮王无净念成佛,即阿弥陀佛。王子也经数十年的修行,也已成佛,号称:“正法明佛”。为了实现他的宏愿,解除世间苦通信班,使众生获得安乐,而现菩萨身,协助佛陀,弘扬佛示。于是,观世音菩萨也就成了父王----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而其弟大势至菩萨成了父王的右胁侍。
  据佛学专家们的考证,佛教传入中国,约在西汉末(公元一世纪),佛教在中国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中国的。传入中国时的观世音菩萨菩萨已是净土三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佛经》中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华严经》中说:善财童子拜访观世音,在普陀洛迦山,“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此时的观世音是王子出身的阿弥陀佛的“侍从官”和“勇猛丈夫观自在”,还不是女儿身的观世音菩萨。因此,早期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和画像是男身丈夫形。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法华经》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观世音菩萨的声望在中国日益提高,提到了下层广大人民的信仰。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造出了众多的观音菩萨萨。观音菩萨亦从“西方三圣”中的胁侍菩萨分离出来,成了一位最受人们信奉的佛教善神,经过几个世纪的佛教汉化衍变,观音菩萨逐渐异化,中国的僧俗大众不仅把这种外国“善神”变成了中国“善神”,而且把这位“勇猛丈夫”变成 了美貌女性。
  为了使信奉大众相信观音菩萨确实是一位美貌动人,面善心慈,救苦救难的女菩萨,中国的佛教信徒又给观世音编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香山传》浒最广,故事大意是说:观世音菩萨原是古代妙庄王(即楚庄王)的五女儿,名叫妙善。三公主妙善聪慧美丽,从小笃信佛教。年岁稍大,父王为其配嫁。妙善执意不从,要削发为尼。妙庄王发现女儿抗旨出家。怒火冲天,率兵马将妙善捉拿。当即在京城斩首示众,并使她的灵魂堕入地狱中。玉皇大帝闻讯后,命阎王妙善灵魂救起,把妙善复活于香山紫竹林中。从此,妙善普渡众生,行善天下,化现成为观世间地菩萨。后来妙庄王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医师告知:须要亲生骨肉的手眼方可医治。在此情况下,妙庄王的大女儿妙圆,二女儿妙英都不愿献出手和眼。妙善得知此事后,不念父王旧恶,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丸,救活了父王。妙庄王得知一切后,疚愧万分。为了纪念自己的爱女,请工匠塑一尊“全手全眼”观世音像。结果,工匠错将“全手全眼”误听为“千手千眼”。于是塑出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妙善)的像。这故事传说,在北宋以前就已形成,河南宝丰县香山寺的宋蔡京所书《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远果史话碑“就已记载了这个故事。
  根据现存佛教艺术史料和专家们的研究,东晋以前,我国的菩萨画像和塑像,几乎都是男性,一位“伟丈夫”。东晋以后,始有女性菩萨塑像和画像出现。 《胡应麟笔丛》中说:“女像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隋唐之时,已出现大量的女性观音菩萨。唐代高僧道宣说:“造像梵相(画像)宋齐间”(相当于北魏)皆厚唇、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笔皆端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菩萨如官娃也。“(《释氏要览》)。宋代之时,观音菩萨已经完全女性化。元、明、清三代,观音菩萨更加世俗化,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菩萨像,已是一位按照中国人审美观点,摹仿中国女性容貌身材,穿戴中国衣冠服饰,面善心慈,美貌动人,庄重亲切的“东方圣母”。
  其他菩萨的画像和塑像,也随观音菩萨走过了一个由男性变为女性的过程。这个衍变过程经历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完全女性化四个阶段。这一衍变过程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明显的轨迹。
  三、敦煌菩萨的时代特点
  敦煌壁画,从十六国时期,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而至元,经历了十个朝代。它的内容和艺术特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变化,每一个时代都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特点。菩萨和整体壁画一样,也各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为了概述方便,可划为五个阶段。
  1、北朝时期:
  (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朝代)北朝是敦煌石窟艺术初创和发展阶段,壁画艺术多受印度、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此时的菩萨画像也受印度、西域菩萨的影响,但这四个朝代的菩萨画像又各具特点。
  北凉在敦煌建窟很少,只有两三洞窟。北魏、西魏、北周建窟较多。
  北凉和北魏的菩萨画像较为相似,头戴花蔓或宝冠,曲发垂肩,面相椭圆,直鼻大眼,耳轮长垂,体态修长,上身半裸,胸饰璎珞,肩披大巾,腰系长裙,形似印度,东南亚贵族,虽然衣饰华丽,却多现男相。
  西魏的菩萨画像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西域式,头戴宝冠,脸为蛋形,长眉细眼,棱鼻薄洒,身材高大,身穿汉式方领深衣长袍,腰束络带,脚登高头履,褒衣博带,体不露衣,一副魏晋南北朝清淡士大夫的所派。
  北周的菩萨画像具有西域龟慈石窟艺术的风格特点,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冠,面相丰圆,体态短壮,上体半裸,肩披长巾,腰系重裙。面部因晕染变色,出现了白鼻、白眼、白齿、白下巴的五白特点,其形体态既有印度菩萨的特点,又有西域菩萨的特点,其健壮的身材像男性,而圆大突出的乳房却像女性。
  2、隋代时期:
  隋朝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南北割据的战乱局面,是北方佛教和南方佛教,西哉佛教与中原佛教相融的时期。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也处于一个融合、变革、创新的时期。隋代的菩萨画像分前 、后期两种风格特点:隋代前期的菩萨画像继承北周的风格特点,其造型头大身短,面相丰圆,肩宽腹圆,体态健美,与隋代的彩塑造型风格一致,不过此时的菩萨画像,身材健壮像男性,而面秀美,弯眉细眼,却像女性,可以说是“男身女相”的菩萨。
  隋代后期的菩萨画像,克服了头大、腿短、腰粗、比例失调的毛病。面相有方圆形,也有长条形。其最大的变化是身材变得修长,姿态由双足并立,身体直挺,过渡到一腿微曲,把重心放在另一腿上,腰胯自然倾斜,出现了女性曲线姿态。虽然有的菩萨唇边有八字小胡,但整个身姿已变成了女性。此时的菩萨画像可以说是“女身男相”的菩萨。
  3、唐代时期: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也是佛教在中草药国最昌盛的时期。作为经济、文化的外在标志和作为佛教昌盛标志的寺院石窟艺术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唐代三百年间的敦煌壁画艺术,随着河西历史的变化,其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敦煌石窟研究者们把初唐至吐蕃统治者占领河西、敦煌前划为前期,把吐蕃统治者占领敦煌后至唐灭亡划为后期。
  唐代前期是李唐王朝社会昌盛繁荣的上升期,这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也呈现一派生气勃勃景象。大型经变画《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西方净土变》《芳方净土变》《弥勒经变》《华来经变》已经出现,并成为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这些大型经变画中都有许多胁侍菩萨和大量的供养菩萨。此时的菩萨已经人体比例适度,姿态优美,面相有方额广颐形,有条长丰满形,头束高髻,上戴花冠,素面如玉,长眉入鬓,多是丰腴莹润的风貌。菩萨的姿态也有多种,有的是肢体修长,亭亭玉立;有的是身姿扭曲“一波三折”尢如S形,在开元、天宝年间,还出现了“丰腴腻体”、“曲眉丰颊”的杨贵妃形。菩萨身上衣冠首饰,华贵富丽,珠光宝气。唐代的菩萨已经进一步女性化。尽管嘴唇上有的还画着蝌蝌式的小胡子,这胡子好似脸上的装饰品,而整个动态的神情,已非“勇猛丈夫”像,而是大家闺秀和皇亲贵妇像。其代表作品是初唐第57窟南壁说法图中的观音菩萨和初唐第220窟中的大势至菩萨。
  第57窟的观世音菩萨,头戴化佛宝冠,脸为蛋形,细眉长眼,鼻直唇小,身着锦绣短围,裸露前胸,腰系丽裙,身饰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裙挂流苏,全身上下,微斜,腰胯稍出,神态略显沉思,体态婀娜,表情传神。若不是画在佛陀身边,真是一幅唐代美人的肖像。
  第220窟的大势至菩萨,头有圆光。束高发髻,戴宝瓶冠,面相丰圆,弯眉细眼,棱鼻唇边有蝌蝌小胡子,前胸丰露,身着棋价格中联珠锦绣僧支衣,肩披薄纱长巾,腰系透体长裙,头饰钗、珍珠步摇,耳饰璎珞、臂钏、手镯 、挂流苏、玉佩。浑身上下,珠光宝气,遍身罗绮,巾带随风。一行平举,停于胸前,作法界印。双足立于大莲花上,双目下视,神态庄严。这位菩萨唇边虽有小胡,但显女性温雅的特征,谁都不会把她当作一位男菩萨去看待。其造型比例匀称,线描雄浑有力,色彩富丽厚重,充分显示了盛唐艺术精美艳丽的风格特点。。
  唐代后期,自河西敦煌地区被波士顿蕃占领之后,敦煌石窟艺术开始趋向衰落,已失去初唐、盛唐时生机蓬勃、繁荣辉煌的景象。壁画中的菩萨画像已无唐代前期那样潇洒动人,衣饰也由鲜艳富丽,装饰豪华变得沉静简朴,淡彩素雅,姿态也摈弃了“一波三折”的扭妮体态,出现了双腿直立,腰部微扭,自然和谐的姿态。其代表作品如第199窟西壁佛龛外南介的大势至菩萨。此菩萨画像体态大于真人,头有圆光,戴宝瓶冠,面相丰圆,石绿色又眉,蝌蚪形胡髭,神态慈祥,面露笑容,一托花盆,一手举胸前,双足踩大莲花,腰部微扭向前伸,体姿端庄,举止优雅,身着天衣、腰系长裙 ,肩挠巾带,露前前胸,但装饰物较少,整个菩萨画像线描流畅,赋彩淡雅,是中唐哇蕃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特点。
  4、五代、宋代时期
五代、宋代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已开始衰落,菩萨画像随袭唐代晚期的余绪,姿态神情已无唐代时潇洒生动,娇艳动人,显得比较沉静庄严,衣冠服饰上,已无唐代时鲜艳富丽,珠光宝气,妆饰比较清淡素雅,不过此时期的菩萨画像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菩萨画像已经完全女性化,所有的菩萨几乎都是女相。嘴唇边长八字胡或蝌蚪胡髭的“女身男相”的菩萨已经不多见了。
  二是隋唐时的菩萨都画在说法图和经变画中,独立的画像较少。五代以后,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由画家自由创作、独立的菩萨画像,如柳枝观音、施钱观音、捻珠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等。
  宋代时期菩萨画像作品如画在第431窟前室西壁门上两身水月观音。南侧保存完好、且比北侧观音姿态优美。观音头戴化佛宝冠,身披天水、腰系长裙,冠带绕双肩下垂两边,一山宝池边的金刚石宝座上,全身笼罩在一轮透明的圆形月光之中。圆光前有几株修竹,金刚石宝座 下的绿水池中,有含苞欲放的莲花和莲蓬,境界幽雅清静。观音双目疑视前方,显出悠然自若的神情。真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画水月菩萨赞》中“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的诗情画意。
  5、西夏、元代时期
  西夏、元代是党项族和蒙古族两个少数民族占领统治敦煌时期,长达三百年。由于这两个少数民族统治都都信奉佛教,虽然没有中断敦煌艺术,但是以汉民信奉的大乘显宗佛教壁画艺术已经衰败,而佛教密宗壁画艺术在此时期却得到了发展,并且达到了最高水平。密宗菩萨中绘制最多、形象最丰富的是《千手千眼观音》。据敦煌研究院调查统计,仅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历代绘制的《千手千眼观音》共40幅。最早的为盛唐,最晚的为元代。其中盛唐绘制最多,形象也达了最完美的阶段。其代表作品如榆窟第一流窟西夏《千手千眼观音》和莫高窟第3窟元代《千手千眼观音》。
  榆林窟第3窟是西夏晚期开凿的一个大型洞窟。从建筑形式、洞窟内容、壁画题材、布局到画风,都具有藏传密宗艺术的特色和西夏民族特点。同时,又显示出唐、宋汉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巨大影响。《千手千眼观音》绘在该窟东壁南侧,画面纵高3.7米,横宽2.2米,面积为8.14平方米,是敦煌石窟最魇 千手千眼画像。画面内容布局是“中央画巨大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正面主像,观音脚踩水池中的莲花,头顶有宝盖,天空雨宝花,宝盖下面有一位化佛。两侧各有一身圆月中的化菩萨。下方水池两侧是观音的部众天神、吉祥天女、婆薮仙人、火头金刚、毗那夜伽神。
  这幅《千手千眼观音》有两大突出特点:
  一是观音的面最多 。观音画五十一面在敦煌壁画中很少见,仅此一例 。五十面作宝塔重叠,上下分为十层,由下而上,中间一面较大,两边较小。头面由大为小,数量每层多少不等。第一层三面,第二层至第六层是七面,第七层至第八层是五面,第九层是两面,第十层一面,在第十层最大面上画一座七层宝塔和五十一面重叠。好似一座完整的尖形宝塔,高树在观音头上,使人看起来并没有怪异的感觉。
  二是观音的手臂多,一般的千手千眼观音最多画十只大手臂,其他手臂均为小手组成的扇面背屏面代替。而此观音像画九十只大手大臂,这在敦煌擘画中也是很少见的。九十只大手分左右两侧,对称地画在观音身后椭圆形的红色背光中。其中四十只手所持的法哭、宝物依照佛经仪轨所画的,如日精手、月精手、宝轮手、宝剑手、甘露手、拂尘手等。其他五十手,各持一手,各示一来,表现了人间生活的内容。
  表现生产行业的有:农耕图、冶铁图、酿酒图、路碓图、商旅图等。
  表现生产工具的有:斧、锛、铲、锄、耙、曲尺、墨斗、斗斛、水壶、航船等。
  表现歌舞乐哭的有:杂技图、舞狮图、箜琶、排萧、古筝、腰鼓等。
  表现支植物的有:双鸡、海龙、大象、卧牛 、麒麟、菩提树、芭焦叶等。
  表现敬佛哭物的有:七层塔、舍利塔、宝盖 、宝盒、大钟、袈裟、须弥座等。
  古代画师把一个百行百业、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复杂社会浓缩到由千手组成和椭圆法光之内,表现观音菩萨无所不能的无边法力,正是此幅千手千眼观音画像的历史和艺术的珍贵价值所在,所以深受学术界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莫高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唯一以观音菩萨为主题的洞窟,俗名观音洞。南北二壁《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构图为横长方形,纵高2米,横长2.4米,面积为4.8平方米。其构图、布局、人物完全一样。相比之下,北壁比南壁艺术水平略高。图中观音为十一面,正面有三眼,面相丰圆。头戴宝冠,斜披长衣,腰系长裙,璎珞环钏饰身,神态端庄,立于大莲花上。身内两侧伸出四十只大手臂各持法器、宝物。其中一双大手臂,高举化佛于头顶,其他小手,手各一眼分为四至五层,组成巨大的圆轮形法光,配做观音的背光。观音背光两侧是面相相对的吉祥天女和薮个人,上方两侧角是两身飞天,下方两侧角是对称的火头金刚和毗那夜伽神。
  这两幅《千手千眼观音》虽无榆林窟第3窟的规模宏伟,内容丰富,但在人物徒刑和绘画技艺上却是菩萨画像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品杰作。观音造型,姿态优雅,意境完美。其十一面:在正面耳廓后面,各有一面,头顶发髻上排列五小面,中间较大的是恶面,恶面上面是一佛面,与一双大手臂高举的化佛配合在一起,好似一座尖型小塔,均衡相称,十一面均为三眼,其二十双手臂用细铁线描绘,仔细观看,臂臂都出自观音身上,排列得十分巧妙自然。其余小手,每手一眼,巧妙地组合成圆形法光,看上去即像莲瓣编成的大花环,又像发出万道光芒的一轮红日。观音好似站在花环和红日之中,设计精巧,构图完美。
  总之,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壁画中找到菩萨的衍变轨迹,佛教传入中国时,菩萨是一位“勇猛丈夫”。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把这位外来“洋神”改变成了一位中国“善神”,又逐步从“非男非女”,“女相男身”,“男相女身”,最后变成了一位外表上具有中国性外貌风姿,内心上具有中国文化内涵气质,面善心兹,大兹大悲、救苦救难的“东方圣母”。可以说菩萨女性化,是中国人民在宗教美术史上的一大创造。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6日 12点34分 评分:10
  敦煌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装饰于建筑(石窟本体及其木构窟檐)、塑像与壁画,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立形态。图案与壁画、塑像、建筑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图案装饰,壁画就不完整,塑像就不算完成,整个石窟艺术就缺乏一个完整体。图案同整个石窟艺术一样,都是朝代的产物,不同时代有各处不贩特点与风格。了解它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对于今人继承这部分遗产,美化社会生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北朝图案
  这里说的是北朝是指北凉、北魏、北周统治敦煌地区的时期,其时约录公元420年前后到581年。
  北朝是敦煌石窟艺术的初发期,整个艺术形态都呈现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互映的艺术特色。图案亦是这样。
  北朝石窟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中心塔柱式”和“覆斗形顶式”。中心塔柱式石窟平面纵长方形,窟顶后部为平顶(即平棋),前部为起 人字式顶,窟中央有一方形立柱,方柱四面凿龛供佛。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的木构庙堂建筑与印度“支提式”式石窟(即窟中立塔)相混合的窟形。窟内的图案也都为着这一特有的建筑形式分布的。窟顶后部即是模仿平棋的图案,窟顶前部即是模仿起脊屋架的枋、椽、斗拱及其彩绘的图案,斗及其彩绘的图案,斗下的竖条边饰即示意立柱,四壁下总后边饰即表示横枋。佛龛图案上为楣,侧为柱。窟内一切图案都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北魏之后,中心塔柱式窟逐渐演变为覆斗形顶窟,即石窟平面方形,窟顶如一倒斗形状,正凿一龛供佛 。窟形的变化,先期那种连续方井式的平棋图案,也演变为单一方井式的藻井图案,窟顶与四壁的边饰也失去去建筑的意义,而成为纯粹的装饰了。
  北朝图案简练鲜明,纹样种类少,形象单纯,组合也不复杂,同一纹样反复连续即为边饰,几种边饰相联,中置一莲化即为藻井。纹样主要有莲荷纹、忍冬纹、几何纹、云气纹、祥禽瑞兽纹等。莲荷纹是我国传统的纹可望而不可及,战国时已用于哭物装饰,奏汉时已装饰于建筑。在佛教艺术中则有特定的含义。莲花净洁溢香,是佛国净土的象征,在佛教艺术中是至圣庄严的纹样。忍冬纹是我国各地北朝石窟通见的一装饰纹样,北魏木构建筑,织物刺绣中都有应用。在敦煌石窟中非常丰富,有单叶波状、又叶分枝、四叶边锁等多种。几何纹在我国彩陶上已普遍应用,汉代织物上已织成色线彩锦。在石窟艺术中,内在石窟尚未见到,新疆石窟中也很少见。敦煌石窟则极为丰富,有方格想方设法、斜方格纹、菱形纹等多种。云气纹是我国传统纹样,战国漆器,汉代织锦应用已至纯熟。在北朝石窟中,仅见于敦煌石窟。祥禽瑞兽纹有龙、以、虎、猴、孔雀、长尾鸟等。多与忍组合画于人字披的椽间另外,还有光焰纹、鳞甲纹、散点花草纹等。
  北朝图案纹饰的主要特点是造型简洁鲜明。如忍冬纹,它虽是各地北朝石窟中通见一种纹样,而在莫高窟则显得格外突出。造型简洁朴实,自由活泼,变化多姿。多以三瓣或四瓣植物叶形,利用正、反、俯、仰的变化,设计卫个像剪纸、影画那样简练鲜明的形象。它既不同于大同云冈石窟雕刻中的忍冬边饰那样华丽,也不似新疆石窟壁画中忍冬边饰那种强调凹凸变化,不露空地的繁缛式样。而是以一个单叶忍冬纹样作基本单位,不论组成单叶波状、双叶藤蔓分枝、四叶边琐式样,其侧视叶状的形象和结构脉络总是那么清晰完整。在土红色底衬托之下,给观者以单纯、朴实的美感。又如几何纹,它只是用不同斜度的线组成不同的几何形状,利用“数”的变化规律,相间填色,使简单的网状,变现出丰富多彩,如织锦般华丽的纹饰。再如云气纹,它不同于忍毛主席纹和几何纹,是以各自固有的形象与格式表现其面貌特征,而是用连续S形曲线形成的韵律动势,显示其形象特征的。它没有也不需要有具体的固定不变的形象,要表现的只是其化莫测的流动气势。
  作业石窟图案总、体构成的窟顶平棋装饰,亦显示着简法、鲜明这样的特点。各窟平棋装饰都集中了窟内各种纹样,繁简虚实配合,构成一个统一整体装饰。平棋由若干个边饰组成的方井联结而成,每个方井均为两重套叠,井心比较宽大,中置一大莲化,莲化如大车轮状,是平棋装饰的主体。井内套叠方井的边饰比较窄小,饰以疏简的纹样,是在土红色义上用单色一挥而就,占划分明,自由洒脱。方井四角画飞天或莲花,与井心莲花相照应。方井外围是以几何纹、忍冬纹、去声气纹连接成的带状边饰、边饰比较宽大,纹样绘制也较细致整体平棋以土红色为基调,配以绿、白、黑纹可望而不可及,显得质朴、庄重、气势壮观。
  平棋是集合窟所有纹样于一体的总体装饰,与之相反,佛龛的龛楣、佛像的背光则金星用单一纹饰的。龛椐多以忍冬纹为主,中间穿捶莲花、童子或禽鸟 、伎乐天人等。这里的忍冬纹即是葆 叶,莲荷纹龛门即佛国净土之门。佛背光多以光焰纹装饰,表示佛身放射金光。装饰纹样单纯醒目,装饰的内容与形象与得到完美的统一。
  壁带边饰与平棋、龛楣、佛背光不同,它没有特定的内容和建筑需要的平稳感,所有的边饰都以忍冬、几何、云气三种不同的纹样和颜色的小段边饰相间连续而成,直线几何纹的规整。曲线云气纹的流动,弧线忍冬纹的活泼,构成具有强烈节奏感的装饰美。
  上文已指出,北朝石窟图案装饰和石窟的仿木构塔庙建筑性是密切相关的,是殿堂塔庙建筑彩绘装饰在石窟的反映。实物已无从见到,但文字记述却祥实具体。《洛阳伽蓝记》说,永宁寺的佛殿“形似太极”(皇宫正殿),自然这宇家的寺院,敦煌石窟是不能与之相经的,但石窟顶部彩绘的平棋、模塑的枋木屋架等仿殿堂建筑性却是明显的。平棋套叠方井中置莲花,正是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说的“圜渊方井,反植荷蕖”藻井装饰的延续。平棋边饰中的龙、凤、虎纹,人字披橼间的孔雀、猴子等祥禽瑞兽纹,与鲁灵光殿天花上雕刻的“奔虎”、“虬龙”、“朱雀”、“猿抗”等飞禽走兽装饰也是一脉相承的。人字披椽子上彩绘的锯齿垂角纹,也是模拟奏汉宫殿建筑上部件的纹饰 。由云气纹、忍冬纹、几何纹连接成的边饰,其形象与永宁寺门楼建筑装饰”图以云气,彩画仙灵,”也极相似。石窟图案用色与木构殿堂建筑装饰也很相似,如斗拱,立柱边饰、藻井也棋边饰均为土红色底,平棋外围的边饰、壁带边饰则以朱、绿、白三色相间作底色,表现了传统展堂建筑的“朱柱”等格式和用朱绣、绿玉、白银、黄金做装饰的色调。
  古人多把装饰奢华的宫殿宇比做“紫宫”、“仙境”,而总观北朝石窟图案装饰,却都在模仿着木构殿堂建筑。它中同寺院佛、殿在外观及其人部装饰上模拟官室建筑一样则从其雄伟、壮丽的外观与奇花异草、珍禽怪兽的装饰表现佛陀的至对尊严。所谓建筑“不壮不丽,不足以一民而重威灵,不饰不美,不足以训后”(何晏:《景福殿赋》),正是北朝石窟图案极力效仿木构展建筑装饰的目的。
  二、隋
  隋代是一个历经三百年动乱分裂后的大统一朝代,大统一带来了南北文化艺术的大汇集与发展,随着线路贸易的畅通,也带来 与西亚文化的交流。这在丝咱咽喉重镇的敦煌石窟里也得到反映。隋代图案装饰在北朝图案旧义牙,进一步吸取中原汉传统文化艺术与新来的西亚风格艺术,绘制出崭新图案。内容丰富,变化多端,形象纤细秀丽,性格自由活党委书记。各窟图案不见依样仿制,因陈抄袭。只有相互吸以益妙之处,善用巧思独创,颇有争奇斗艳之势。很有生气 。
  前文已经说过,石窟图案装饰的部位分布是和窟形密切相关的。隋代石倌主要是覆斗形顶窟,其图案装饰以窟顶藻井为代表,其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织物感。佛龛楣饰与边饰的时代形象个性也很鲜明。依次分述如下。
  藻井,依其方井结构和井中心纹样可分为五类,即方井套叠藻井、盘茎莲花藻井、飞天莲花藻井、双龙莲花藻井、大莲花藻井。方井套叠藻井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保留着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了多种变化。如隋初绘制的第305窟方井套叠飞天莲花藻井,井内的莲花中心设了一个三兔纹样,三兔只有三只耳朵,却把三只兔子联成一个整体,使三兔相互尾追,旋动不己。方井角隅画翼兽与飞天、井外有华丽的垂幔,幔褶翻转,如风动当。这里把佛教中的莲花飞天与汉文化传说中的神怪异兽混俣了起来,先期的忍冬纹变得纤细秀丽。显示出北朝建筑性的平棋装饰向隋唐具有织物特征的藻井(华盖)过渡期的特点。又如第380窟的方井套叠藻井,井内为一旋动的大色轮。轮中坐一童子。色轮可视为变形莲花,有“莲花童子”义;亦可视为法轮,有“法轮常转”义,这种方井套叠藻井,不仅与北朝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两者在设计上也各有创新,盘茎莲花藻井,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其特征是井内为一八瓣大莲花,莲花周围盘绕变形茎蔓忍冬纹,纹样倾向自然形态。如第397窟藻井,井内大莲花中亦有三兔纹,盘绕莲花的茎蔓分枝上又各有一小莲花,向、背、仰、俯各有变化。井外有圆形联珠纹、忍冬纹、白珠纹三道边饰,长大的碱角纹垂幔也很精美。又如第314窟藻井,井内大莲花周围的茎蔓莲花上,四角各画一技乐童子,井外边饰不再是同一纹可望而不可及的反复连续,而是把不同样式的小花--圆形、方形、四叶、八角形等组合成边饰,或是以若干方格连成边饰,格内画种种纹样。这类藻井还出现在第311窟、第390窟、第405窟诸窟,但设计各不相同,飞天莲花藻井,井心都较宽大,大莲花周围画若干飞绕莲花飞翔。第407窟的藻井,井心涂天兰底色,画四飞天、二童子、二和尚绕莲花飞翔,井外边饰为翼兽联珠纹。这类藻井装饰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间,举首高望感到空旷辽阔。双龙藻井,是在莲花两则画二龙作戏珠伏,藻进四周画十六飞天撒花奏乐。内外呼应,有强烈的动感,这类藻井延续到初唐。大莲花藻井,井内一回事朵大莲花,或四角隅配一角花,井外边饰层次较多。这类藻井简练清新,它的结构框架对唐代藻进装饰和发展以极大的影响,总观隋代藻井装饰,没有程式,形象新颖,千变万化。可谓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龛楣与边饰亦如藻井,表现出自由活泼的特色。龛楣装饰内容仍洞袭着北朝的“莲花童子”。但已由北朝的单纯、壮丽而变得丰富、每丽、秀美。且各窟龛楣装饰个性显明。有的以叶纹为主,遍地铺开,不留空地,莲花童子隐于叶纹之间。有如壁纸、花布之美。有的以突出莲花童子形象,童子各执乐器,配以小荷叶纹,上部光焰纹涂以青绿金朱,极尽装饰佛国圣境之美。童子莲花纹是隋代图安可最为活跃的纹饰,在龛楣是是那样运用自如,铺展在长达7米的屋脊上,作为边饰也是那样精美。纹饰做茎蔓波状展开,每一分枝上置一大莲花,莲花中有一伎乐童子或一摩尼宝珠。茎蔓上又有苦干小莲花,花有蓓蕾、有初绽、有盛开、向背仰俯各有变化。色彩以墨绿为底,粉红、茶褐为花,浅绿及褐为叶,白粉勾线,显得真实自然,富有生气。
  联珠纹边饰是隋代新出现的一种纹样,其源于波期,随着丝路贸易文化交流传入中国,北朝时,西域高昌(今吐鲁番)联珠纹丝织物已经流行,隋代,莫高窟的画师们方始把这种织物上的纹样装饰于佛窟里。不论其二方连续组成边饰,或四方连续装饰衣裙,其环状联珠形象始终如一。或在环内画骑士狩猎。或在环内画对马、翼马。莫高窟画师把环内改画为莲花,四叶、六叶、八叶各种小花,使西亚纹样与佛窟装饰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
  天宫凭栏纹饰是一种特定军官饰,画在窟内四壁上部。在北朝石窟内是天宫伎乐的凭栏装饰(如今之高楼阳台),联台作凹凸状,凭栏画以条形砖和主形花纹砖。具有鲜明的建筑性,北周迄隋,天宫消失,伎 乐天人也变为飞天,凭栏的建筑性也随这消失。而变为以植物纹装饰的的边饰。画师信手画去,不拘王一格,纹样中也常加画些动物形象,使纹饰更为丰富生动。
  隋代图案是丰富的,而时间却是短暂的。短暂的繁荣使一切都带有一种过渡性。入唐之后,石窟图案装饰也进了了另一新时期。
  三、唐
  唐代是敦煌图案发展的成熟期,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致都超越了前代。图案有藻井,边饰、圆光(前光)以及壁画装饰、器物纹饰、衣裙纹饰等。纹样有莲花、卷草、团花、几何纹、祥禽、几何纹、祥瑞兽纹等。就共时间、内容和形式、它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时期六个阶段。
  初唐前期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有二种:一种是大莲花藻井,井心画一大莲花,井外边饰甚少,形象比较单纯。基本是隋代图案的延续。另一种是井心画石榴葡萄纹,纹样为十字或米字形与圆环套叠格式,是初唐出现的一种新纹样藻井。
  初唐后期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和边饰。藻井井心比较宽大,井内大莲花多以桃形莲瓣纹与云头纹、叶形纹组合而成,花形成放射状。井外边饰层次较纹花叶纤细,叶纹微卷,茎蔓多由云头长叶连续拼接而成,团花多以桃形莲瓣纹与云头小叶组合而成,花中多留空地,纹样显向得衡疏,总观初唐图案纹样,形象秀丽活泼,色彩明朗,富有洒脱俊逸的神韵。
  盛唐前期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边饰和圆光。纹样的组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藻井作为窟顶部华盖形式,其结构格式已基本定型,即由井心莲花、井外边饰和垂幔三部分组成,井心莲花层次繁缛华丽,富有富贵宝相气。井外边饰纹样以卷草、团花、半团花为主,垂幔纹样简略。卷草纹变为多茎多叶,花叶首尾 相边,叶纹翻转卷曲,日渐繁丽。展开即边饰,环形即圆光。团花纹层次增多,形象丰富,有桃形莲瓣团花,多裂叶形团花、圆叶形团花以及三种花形团花。是团花最为丰富的时期。此外,还有菱形纹、龟甲纹边饰。
  盛唐后期诸窟图案,仍以藻井和边饰为代表。藻井井心较小,井心莲花呈团形(团花)。井外边饰层次增多,纹样以大团花、大菱格纹为主,以及百花蔓草、半团花、多瓣小花、小菱格、方胜、方壁、龟甲纹等。垂幔璎珞玲,非常华丽。此时由于部分佛龛内屏风画的出现,占据了塑像圆光的壁面,圆光图案也渐少了。边饰中出现了百花草纹,花形自然多变,叶短、肥、圆、围绕花朵铺展。尔后中唐流行的茶花即脱胎于此。团花、卷草纹逐渐规范化,几何纹较前增多。此期图案给人以庄重、稳定、严谨感。
  中唐诸窟图案,是继盛唐图案之后向前发展的又一高峰。以茶花样、祥禽瑞兽纹为其物征,装饰于藻井、圆光和边饰。佛龛顶部的平棋图案,也是此期一大特点,其四周边饰已如藻井,纹饰以石榴卷草、回纹、菱形纹为主,间有小团花、方胜纹、云头纹。卷草纹变为叶形宽大,少茎蔓,夹画频迦鸟的新纹样。
  晚唐诸窟图案,基本上是中唐图案的延续。藻井图案程式化了,井心纹样仍以祥禽瑞兽莲花纹为主,边外边饰有卷草、团花、回纹、但较前简化了。图案纹样中,卷草纹由于装饰的部位不同,也各有变化。各大型窟背屏上的凤鸟卷草纹,颇有盛、中唐之际的气势,藻井中的卷草多与石榴、茶花纹相组合,经变画之间窄波折卷草纹,多无茎无花,只是叶纹自身反转卷曲连续。繁简各异是其特征。
  唐代图安查丰富的,然而也是单纯的。言其丰富,是指唐代二百余窟,窟窟图案各不尽同,纹样变化万千,可使观者眼花缭乱,难以辩析,说其单纯,是指其母体纹很简单,结构规律雷同一般,它像摩术师的戏法,简单的母体纹变化着千资百态的花朵,现就母体纹形象及其组合简析如下:
  母体纹是指构成图案的最基本的小纹样,主要的忍冬纹、卷瓣云头纹、叶形纹和圆珠纹。忍冬纹沿袭于北朝,有原形、有变形、卷瓣云头纹始见于隋,有单头、多头、椭圆;叶形纺是唐初出现的新纹样,有多裂叶、圆形叶、长形叶;圆珠纹邕见于北周,有串珠、环珠。除圆珠纹外,都是植物纹,在外形上都具有圆、弧形状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们在构成图案的类别和形象都具有相同的基础。组合成的单位纹样是非常协调统一的。
  单位纹样是由母体纹组合而成的复合纹样,主要有桃形莲瓣纹、云头莲瓣纹、叶形莲瓣纹、石榴卷草纹。由于时期不同,其形象也有早晚的差别,一般地说,都经历了由简到繁,然后又骅繁为简这样的变化过程。
  桃形莲瓣纹是由两个忍科纹相合而成的,外形如桃子,剖面似未开之花蕾。隋代已见其雏形。唐初,有的在内中加画若干小圆点,成为绽开的石榴。这类纹样内多以叶形纹、去头纹为花蕊,组成完全的桃形莲瓣形象,是唐代胶期图案中构成莲花纹样最基本的单位纹样。
  云头瓣纹多是由云头纹与叶形纹组合而成,外形椭圆,两端回卷如花蒂、托以叶形花,是唐代前期图案中构成团花的最基本的纹样之一。在总体构成中,也可以成为联结单位纹样的花饰。
  叶形莲瓣纹是依其自身的变化成为多种形象,有多裂叶形、圆叶形、方叶形、卷叶形,可以为花,也可以做叶。圆叶形莲瓣是唐代前期藻井井心莲花构成的基本纹样,方形莲瓣是唐代后期团花构成的基本纹样。
  石榴卷草纹是由长叶形纹,忍冬纹、云头纹合成的纹样,有的纹样中夹画一石榴纹,是卷草纹的基本单位纹样。初唐花形舒展,主叶叶端甚尖。盛唐花形饱满,叶端较圆。唐后期花形繁丽,宽叶遍布 ,叶端平卷。上述是常见的几种主要单位纹样。
  单位纹样组合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圆形适合纹、带状连续纹、四方连续纹。
  圆形适合纹,主要是藻井井心纹饰和部分圆光纹饰,一般都是由多种纹样混合组成。同一纺亲友组成的不多。圆形适合纹样结构有两种,一是十字或米字形结构式,另一是辐射状结构式。两种结构也都是把一个正圆形划分为四、或八、或十二等分,纹样由中心向外作层层扩展分布。十字或米安形结构式都均齐式散点布局,以茎蔓串联,纹样与空间保持等量,规整的状态,纹样简法大方,布局结构稳定中又见流动。辐射结构也是把各种单位纹样作环状联成一个整体,纹样由中心向外作层层扩展。其实辐射结构也是由米字形结构式发展而来的,之种圆形适合纹样,在唐前期多为放谢“离心”状,如层层绽放的花朵,唐后期多为收合“向心”状。圆形适合纹样组合样式是比较多样的,有以桃形莲瓣纹为主,配以云头纹混合组成的,有用单一叶形纹组成的。从纹样组合结构看,有的是各层纹亲友上下大小套联,左右相错移位,使两者之间又开成一种复合纹样,相互结成网状,纹样导次繁缛华丽。有的是纹样层层相错重叠,结成横向网状,纹饰成为一个完整的团形。有的是用同一纹样作环形联结成一个适合纹,外沿向内收合,使纹饰具有稳定感。这里的纹样组合与结构格式密切相关,不同类别的纹样组合,有不同的结构格式,不同的结构格式又服从具体的纹样类别形象。而新的结构格式又使适应的纹样消失,适应的纹样得到变化发展。
  带状连续纹,主要有散点、波状、几何、叠鳞几种不同的结构格式。
  散点连续纹主要是团花边饰。即一条带状边饰由若干团花作等距排列,成散点状。有时是一个整团花纹样单独连续,有的是一个整团花与两个半圆形团花相间排列的“一整二半连续,有的是两个半圆形团花错位排列的“半对半”连续。不同的连续格式则表现出不同的形象,单独一个整团花排列的,出现圆环连续。“一整二半”排列的,出现边锁形连续。“半对半”排列的,出现波状连续。半团花外形不规则 的,或三角形、或梯形、或多角,纹样空间则出现不同折线变化的节奏感--三角形空间的急骤跳动,梯形空间的短节奏平稳运动。角形空间的缓慢流动,构成一种稳定中又见活泼的基调。
  波状连续纹,主要是卷草纹边饰。有自由式和规则式两种。自由式的花形作自由散点布局,以茎蔓作波状串联。规则式的花形作等距定位,以茎蔓作波状分枝回卷式连续。唐代前期这两种卷草自身都不具有波状特征,自身也不能连续,构成波状连续主要靠茎蔓,没有茎蔓卷草就连续不起来,也不能成为波状。为了加强波状感,多是在色彩处理上,依茎蔓波状把边饰分成两半不同的底色,使之产生连续不断的流动感。唐代中期,卷草叶形长大,分布稠密,自由式卷草翻转卷曲,首尾相连,自峰具有一种连续波状流动感。规则式卷草外形多呈扁三角状,上下相错排列,花形之间自然形成一带波状空间。这时期卷草纹的茎蔓只起着格律装饰的作用。唐代后期卷草发展到了顶峰,自由式卷草波状起伏翻卷,连续不断,规则式卷草更为规整划一,波状节奏也渐平缓。
  几何连续纹,有方璧纹、方胜纹、菱形纹、回纹、龟甲纹等。这些都是用直线组合的纹样,单众叛亲离纹样只有一个,反复连续,不留空地。纹样自身不产生节奏变化,它的变化主要借助不同色彩相间的变化,使规整的连续纹呈现出等距跳跃,轻重不同的节奏韵律感。
  叠鳞式连续纹,是一种同一花形反复连续纹,借助色彩表现节奏变化。
  四方连续纹,即一组纹亲友向四面扩展伸延,这类纹亲友主要装饰在佛龛的机部,结构为棋格式,格内为一大团花,棋格式的骨呆与圆形的莲花形成一种平正、安定,稳固感。它应是一种“建筑性”的装饰。
  窟内整体装饰之构成,即石窟本体装饰图案在窟内的位置、作用及其相互之关系。
前面已经说过,窟内图案装饰主要是窟顶藻井、四壁边饰、佛像圆光等。它们都有特定的部们一、形式和内容。观者走进佛窟的时候,迎面最先看到的是佛龛内的佛、菩萨像以及龛口边洞,佛像衣饰、圆光的华丽装饰,继而环顾四壁经变画及其花边装饰,再仰首举目看到了覆斗形窟顶中心的藻井。藻井集中了全窟所有的装饰纹样,集合窟图案之大成。
  藻井处于窟顶中心最高处,井心向上凸起,井外四面向窟顶四坡展开,四角与下竽四坡的边饰相接,上坡边饰又与四壁上部的边饰相联,构成了支撑石窟的骨架结构,藻井则是骨架(边饰)的总领。没有四壁宽大边饰的支撑,各壁结合部就会产生不稳定感,同时没有藻井的提领,各部边饰的衔接也觉得不牢固,没有统一整体感。为了使图案与石窟得到更好结合,纹饰分布也是有选择的。如四壁边饰,不论时代早晚,纹样之变化,多是以卷草纹作为主要纹饰的,因为卷草纹有着完整的连续性,可增强石窟整体稳固感。有少数窟窟顶四坡边饰中也间有菱形纹、叶形叠鳞纹,但却很少有团花纹。相反,在龛口外沿总是多用团花纹,少用卷草纹;而龛口内沿又多用卷草纹,少用团花纹。因为团花有着它自身规正庄重的形象,装饰于龛沿外面,可增强佛龛的庄严感;卷草纹有华丽的形象,装饰于龛洞内面,与龛内华丽繁缛的采塑和壁画结成一个完整体,可增强龛的庄严感;卷草纹有华丽的形象,装饰于龛洞内面,与龛内华丽繁缛的采塑和壁画结成一个完整体,可增强龛内的富丽感,同时也使四壁的卷草纹与龛口内沿的卷草纹的窟壁布局上有了正、侧、隐、现的变化。
  圆光图案是塑像头背身后的装饰,因为佛、菩萨 、弟子人物不同,装饰纹样也有分别,菩萨头光多用卷草纹,配以半团花或桃形莲瓣纹;弟子多用团花;佛头光多用桃形莲瓣纹和团花,背光多用卷草纹。这些纹样使菩萨形象显得高贵华丽,弟子形象更觉端庄持重,佛的形象更为尊贵庄严。
  藻井图案自西魏起至隋进行过多次的探索,唐代为了找到了一种完美的形式,也有多种的尝试。如前所举第二组诸窟藻井,井心都比较宽大,井外边饰层次少,有的藻井也不画垂幔。其重点在于对井心莲花的表现。井外边饰层次多少大小,纹样选择,匠心很少,纹样组合也是平排并列,整个藻井显得比较平静,还没有表现出藻井(华盖)应有的纵深节奏感。第四组诸窟藻井,井心都比较小,井外边饰层次较多,其重点在于对边饰层次的设计。边饰都是自下(外)向上(内)作仰视阶梯式排列,即越下越宽大,越上越窄小,在视觉上感到越高越远越窄小,具有实体透感。边饰纹样以团花为主,菱形纹或龟甲纹次这,再辅以小团花,或半团花,小方胜纺或方璧纹等。纹样内外呼应,大小相通,构成强的秩序感。同时也有一些窟的藻井边饰,采取宽窄相同,主次结合有节奏的排列法,其纹样主要是团花、菱形纹和百花草,排列次序基本上是方圆相间。团花空间的平缓流动。菱形色块的跳跃循环,百花草密集的平静舒展,构成一项(幅)纵深有强烈节奏,横旋有平缓韵律的完美藻井(华盖)图案。第五、第六组藻井,井心大小适中,井外边饰宽窄相当,纹样以卷草、回纹、菱形纹为主。。边饰之间,界以较宽的叠晕色线,边饰层次只是宽--窄---宽---窄平缓的铺设,也没有横向点、线连续的变化,是一个清静淡雅的装饰画面,藻井图案由盛唐之高峰转向了另一个高峰。
  四、五代 西夏
  五代时期中原战乱纷争,北宋时期与辽金战争不断。敦煌曹氏地方政权孤处一隅,与中原往受到限制,敦煌石窟艺术也只是晚唐的延续,并形成一些地方特点。诸窟图案主要是藻井、服饰和地毯纹饰,纹样以祥禽瑞兽纹、卷草纹米,间有回纹、白珠纹等。曹氏是敦煌的最大统治者,他们家族建造的佛窟,其规模之大超越前人,窟内藻井装饰气势宏伟,并心莲花中或塑或绘,多是团龙、彩凤。井外边饰多绘凤鸟卷草纹。窟内供养人画像身高超人,女像衣裙亦画祥禽瑞兽花草纹。足下地毯多为卷草纹或团花纹。他们如此重视龙凤纹样,其目的是象征统治者政权的神圣尊严。
  西夏于公元1036年占据敦煌后,继续在石倌内绘塑佛事,窟内图案装饰在藻井、窟顶团花最为突出。藻井莲花中亦多浮塑龙纺,有团龙、双龙、五龙、丹凤四龙,可谓龙的图案世界。窟顶四遍画团花,团花多以单一纹样组成,有云纹团花,叶纹团花,尖瓣、圆瓣、方瓣。有如壁纸般的单纯规整之美。
  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历经千年,在四百多个石窟里留下了难以数计、美如花朵的图案彩绘。这是古代无数匠师们的妙手神笔描绘的花朵,是先人们聪明智慧的结晶。刀在过去千年的艺术长河中,曾吸引着无数人们入窟赞叹膜拜,愿她今天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并走出石窟,为美化人们的社会生活献艺。 


 
→回复

邻近景点
莫高窟
鸣沙山
榆林窟
月牙泉
嘉峪关关城
文庙
新城魏晋壁画墓
七一冰川
滨河路绿色长廊
黑山石刻画像
崆峒山

相关资讯